![]()
![]()
中秋
除了我们熟知的赏月、吃月饼
你还知道哪些习俗、美食呢?
这些和“中秋节”有关的知识
一起学起来吧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习俗
![]()
1.燃灯。中秋这天,民间会有燃灯助月色的习俗。中秋夜,把做好的灯点上蜡烛,系在竹竿上,高高的树在屋檐或露台上,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同时也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福。
2.猜灯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灯谜,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们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的智慧和结晶,它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智力活动游戏。使人在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的同时,又获得美妙的享受。
3.吃月饼。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古时候一开始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4.赏桂花。中秋习俗之一是赏桂花。人们在中秋时赏桂花,感受桂花的芳香,欢聚一堂,共度佳节。桂花象征着美丽和清香,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舒适的感觉。桂花有“九里香”之誉,是我国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传统名贵花木。因为桂花寄托着人们对甜蜜生活的追求和赞美。
5.赏月。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中秋诗词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月》
宋·白玉蟾
千崖爽气已平分,万里青天辗玉轮。
好向钱塘江上望,相逢都是广寒人。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故事
![]()
嫦娥奔月
相传,后羿射日后,从王母娘娘处得到一包成仙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不料这一幕被小人蓬蒙看见,趁后羿外出狩猎,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情急之下吞服仙药奔月。
后羿归来后,只能仰望夜空,对着月中身影呼唤爱妻,并摆上香案、放上果品,遥祭嫦娥。就这样,中秋节这天祭拜月亮的习俗世代相传。
吴刚伐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汉朝西河人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砍伐桂树。
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几千年来,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李白有诗云:“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请关注安康交通广播视频号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中配图、文字等均来源于网络,并已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平台删除;如未告知,视为版权所有人同意我方使用。
综合整理
编辑:亚楠
责编:童慧
终审:张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