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是一段历史中烽火动荡英雄辈出的岁月,是一本中国人都知道的名著,是无数精彩绝伦的故事,是千年后依然可以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游戏的顶级IP……
当这段传奇与一位学者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十多年前,名叫《易中天品三国》的火花,曾经红遍大江南北,诞生无数新梗。
在这个国庆档,易中天再一次交出“品三国”新作——由他编剧并监制的历史动画《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点起了新的火花。
![]()
星空下
撕碎曾经的脸谱
有句话说,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放在三国故事上,也许可以说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三国。《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展现的就是易中天眼中“不一样”的三国。
影片跳出传统叙事窠臼,以曹操的成长轨迹为主线,从讨伐董卓、迎奉天子到决战官渡,更将曹操作品《观沧海》《短歌行》等诗篇巧妙贯穿始终,构建出一个既波澜壮阔又充满诗性反思的三国世界,让人耳目一新。
![]()
最亮眼的突破,恰是撕碎了历史人物的“非黑即白”标签,转而钻进他们内心的褶皱里,把矛盾与挣扎摊开在观众眼前。
就像“衣带诏”事件的呈现:当曹操撞破汉献帝密令董承诛杀自己,镜头没追着他的暴怒拍,反倒定格在他沉默的侧脸——眼底翻涌的从不是怒火,而是“以耿耿忠心迎奉天子,换来的却是致命猜忌”的委屈与挣扎,君臣间的张力瞬间拉满。
电影中的“星空”意象,既指真实夜空中的星辰,也喻指那些组成了三国这段历史的英雄豪杰、谋臣志士和无名士兵。
影片中,刘协曾问曹操:“曹孟德,你是哪颗星?”在电影中的这片星空下,曹操也不再是纯粹的“奸雄”,而是“以耿耿忠心迎汉天子,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他有理想与挣扎,经历着忠诚与背叛,面对时代的无奈却能一次次做出决断。
![]()
诗歌为魂
历史书语文书“活了”
作为《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的剧情高潮,电影中的官渡之战堪称国产动画对古代战役的“硬核还原”:金戈铁马铺得开阔震撼,旌旗猎猎间满是乱世的压迫感,更难得的是细节够“实”——霹雳车如何抛射石弹、圆阵怎样层层御敌、奇袭部队怎么分三路绕后包抄,每一步战术都讲得明明白白。
![]()
在刺激的战场戏背后,还隐藏着更多细节上的“真”。战场上曹操袁绍等人使用的甲胄,作战时将士们的武器,击鼓出战的鼓、鸣金收兵的“金”,都有细节刻画,且几乎都有历史文物相对应。
事实上,影片中大量物品和场景都来源于真实的资料和文物:小到狗脖子上系着的铃铛,人们吃饭的餐具、衣服的样式;大到城市格局、宫殿建筑样式……博物馆里的文物,历史书中的场景,在电影中似乎“活”了起来。
![]()
不只是历史书,语文书也在这部电影中有不少高光时刻。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当曹操立于山巅吟出此句,浩瀚的不仅是眼前沧海,更是他心中的抱负与格局。
而这首著名的《观沧海》中传世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也正呼应了这部国庆档新片片名中“三国的星空”。
电影在许多地方巧妙地将曹操的诗歌融入剧情,不仅展现了这位历史人物作为诗人的一面,更让千古名篇有了具体的情感载体。
![]()
纪念阵亡将士时,曹操吟诵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诗歌不再是课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成为角色心境最贴切的注脚。
这些诗歌场景的安排,使得影片在金戈铁马的磅礴之外,兼具了星汉灿烂的浪漫。
作为建安文学的开拓者,曹操的诗歌本身就承载着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影片通过诗歌这一媒介,将历史人物还原为有血有肉的个体,让观众得以窥见一个更加复杂、多元的曹操形象。
走出影院,脑海依然浮现着曹操那双映着星光的眼睛。
而远方,赤壁的烽火即将燃起,那片星空下,又将有新的英雄升起,新的传奇诞生。
![]()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任雨风 张文颖
图片:官方剧照海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