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鸡足山的相遇,是在一个云淡风轻的清晨。当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上行,满眼的翠绿便将我包裹,清新的空气带着草木的芬芳,直沁心脾。抵达鸡足山镇祝圣寺香会街时,“拜山缘智能民宿”的招牌在晨光里静静伫立,仿佛在邀我踏入这场禅意与自然的旅居之梦。
![]()
它是原鸡足山第一家老店,带着岁月的温厚底蕴。一侧的火锅餐饮区,能清晰看到木质桌椅,另一侧的民宿入口,“福在灵山”的匾额透着禅意,在这里,我能感受到山的灵秀与人文的暖意在檐角交融。
![]()
推开民宿的门,现代与禅意的融合猝不及防地撞入眼帘。原木色的茶桌旁,几只灵动的金鱼在水族箱里悠然游弋,墙上的茶具与香料整齐排列,隐隐飘来的茶香,微微地抚平了旅途的疲惫。在办理入住的间隙,民宿主人热情地为我介绍起鸡足山的过往,那些关于佛寺、关于高僧、关于千年传承的故事,在他口中变得鲜活生动,让我不禁期待起这座山。
![]()
![]()
我的客房藏着满满的惊喜。简约的现代风设计中,处处透着禅意的留白。巨大的落地窗将窗外的山林景致框成一幅动态的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床尾那方绣着山水的布巾上,光影斑驳,非常好看。松软的大床铺着洁白床品,墙边的灯光设计如艺术的切片,温柔地晕染着氛围。窝在沙发里,或在皮质躺椅上小坐,看光影在地板上流转,听树叶沙沙私语,是多么美好的享受。
![]()
双人床的这间客房,就像是一处雅致的山居秘境。两张大床铺着洁白寝具,床旗上的同样带着山水纹样。一侧的原木长台简约实用,电视旁的小绿植更添生机。推开落地窗,是与自然的一场拥抱。葱郁山林、清新的蓝伞,还有摇椅区的悠然景致,都一一呈现在眼前。在摇椅上轻晃,让山林的风穿过发梢,感受满室的清幽与心底的安然,时间都在此处温柔地停驻。
![]()
![]()
午后,我循着民宿主人的指引,去探寻鸡足山的禅意秘境。祝圣寺的晨钟暮鼓似乎还在耳畔回响,虚云寺的静谧让人心生敬畏,玉龙瀑布的水花飞溅在青石上,惊起一串清脆的回响。每一步前行,都是与历史的对话,都是与自然的相拥。累了,便在山间找一处茶馆,品一杯当地的香茗,看云雾在山峦间缓缓流动,那一刻,心也静了下来。
![]()
傍晚回到拜山缘,民宿的餐厅早已飘来诱人的香气。这里的餐饮以山上的野生菌、山茅野菜和农家菜为特色,每一道菜都像是大自然的馈赠。鲜嫩的菌子在锅中翻滚,散发出独特的鲜香,简单的野菜经厨师的巧手烹制,也变得滋味无穷。我与几位来自天南海北的旅人围坐一桌,聊着各自的见闻,聊着鸡足山的点滴,在美食与欢笑中,陌生感渐渐消融,取而代之的是如同老友般的亲切。
![]()
![]()
夜晚,民宿外的山林格外宁静,偶尔传来的虫鸣在夜色里轻唱,隐隐约约还能听到不远处寺庙的钟声和鼓声。我坐在客房的露台上,看着漫天繁星在深邃的夜空中闪烁,那一刻,所有的纷扰都被隔绝在外,内心只剩下前所未有的平静。民宿主人偶尔会来与我闲聊,讲起白族的风土人情,讲起那些隐藏在山间的民俗故事,我这才发现,鸡足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禅意,更在于这些鲜活的人文底色。
![]()
在拜山缘的几日,它让我在鸡足山的禅意中寻得心灵的安宁,在现代智能的便捷里享受舒适的旅居,更在民宿主人的热情与食客的欢笑中,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离开的那天,我站在民宿门口,回望这座藏在山林中的禅休民宿,心中满是不舍。鸡足山的云雾、古寺的钟声、民宿的温馨,都成了我记忆里明媚的片段。我知道,这场与拜山缘、与鸡足山的邂逅,早已在我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