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古代禁书,多数人第一反应是《金瓶梅》。可在明清文人圈里,有本书的 “禁书牌面” 远超前者 —— 清朝官府抄家时见它就烧,连残页都要熔浆销毁,它就是被称作 “清代第一禁书” 的《弁而钗》。
这本写于明崇祯年间的小说,藏着比西门庆家事更惊世骇俗的秘密。连明末才子李渔都暗叹:“其胆之大,其笔之锐,古今罕有。” 它到底讲了什么,能让统治者如此恐惧?
![]()
一、书名藏惊雷:三个字戳穿封建命门
“弁而钗” 三字初看像婉约词牌,实则藏着颠覆礼教的惊雷。“弁” 是男子束发的冠帽,象征阳刚与身份;“钗” 是女子绾发的首饰,代表柔美与从属。
三字连起来,意为 “男子脱冠换钗”—— 仅书名就把封建最忌讳的 “性别错位” 摆上台面。
在 “男女有别、尊卑有序” 的时代,这无疑是公然挑衅。明末文人冯梦龙曾评:“此书以名破题,已见胆略。” 而清朝统治者对这种 “逾矩” 零容忍,从书名就给它判了死刑。
![]()
二、《情奇纪》:男扮女装 18 年的状元养父传奇
全书二十回分四个故事,最震撼的当属《情奇纪》中李又仙的人生。这个故事藏着明朝社会最肮脏的真相,也写透了人性的挣扎:
1. 从书生到 “玩物” 的坠落
15 岁的李又仙本是松江府知事之子,字 “摘凡”,立志挣脱俗世做君子。可父亲押送钱粮遇劫,赔不上一百两白银就要满门抄斩。为救父,他挂起 “卖身救父” 木牌,却被京城南院的燕老官买下。
这南院是明朝权贵的隐秘乐园:废除官妓制度后,高官们私下豢养少年,逼他们穿女装、学女态供享乐。李又仙本想 “卖艺不卖身”,却被一顿毒打打破幻想 —— 燕老官冷笑:“进了这门,就得听话!” 曾经的君子,被迫穿上罗裙伺候权贵。
![]()
2. 男扮女装的 “孝义轮回”
绝境中,官员匡人龙出手相救,李又仙为报恩,主动扮成小妾侍奉三年。可命运再开残酷玩笑:匡家遭诬告抄家,只剩襁褓幼子。为护孤,李又仙剪掉长发扮成道姑,躲进深山寺庙。
他白天砍柴做饭,夜里教孩子读书,一扮就是十余年。没人知道 “道姑” 的男儿身,更没人知道他藏着 “忠孝义” 的初心。直到孩子考中状元,为匡家翻案,皇帝才得知这段奇事,封他 “孝义真人”。
![]()
3. 成仙背后的时代讽刺
正当匡家要报恩时,李又仙留下书信遁入深山:“为男十七载,为女子十八年。今看破红尘。” 最终他发现自己原是下凡仙人,化作青烟归位。
这看似圆满的结局,实则是无奈的讽刺 —— 在人间连尊严都难寻,唯有成仙才能摆脱性别枷锁。
![]()
三、禁毁真相:不只是低俗,更是 “照妖镜” 太锋利
清朝对《弁而钗》的恨意,远不止 “内容出格”:
1. 戳穿官场虚伪的 “照妖镜”
南院就是明朝官场的缩影:官员们朝堂上谈清廉,转身就钻进南院践踏书生尊严。书中写权贵 “白昼谈仁义,暗夜狎娈童”,把统治者的双重标准扒得精光。清朝作为异族政权,最怕这种 “揭短” 文字动摇统治。
2. 挑战性别秩序的 “洪水猛兽”
封建礼教靠 “性别分工” 维系稳定,而李又仙三次身份错位(书生→男妾→道姑),直接撕碎 “男尊女卑” 的谎言。
![]()
更要命的是,书中如实记录了正德年间的 “男风热潮”——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青楼女子都争相效仿,连沈德符《万历野获编》都证实这是 “习尚成俗” 的社会现象。这种 “秩序崩塌” 的记录,是对清朝礼教统治的公然挑衅。
3. 底层觉醒的 “危险信号”
李又仙虽被迫妥协,却始终守住 “孝” 与 “义” 的本心。这种 “小人物在权力碾压下的坚守”,让统治者害怕:若百姓都学他不盲从权威,统治根基便会动摇。相比之下,《金瓶梅》只写市井欲望,自然 “威胁更小”。
![]()
四、300 年后再读:我们都是 “李又仙”
有人说《弁而钗》太猎奇,可褪去争议,它写的是每个人的生存困境:
李又仙被迫扮演小妾、道姑,正如我们在职场扮 “听话员工”,在生活中扮 “懂事子女”。
他在妥协中守本心的挣扎,穿越 300 年仍能戳中人心 —— 就像书中写的 “身可辱,心不可辱”,这才是它真正的力量。
万幸的是,这本书被收入《思无邪汇宝》得以留存。如今再读那些文字,看到的不是低俗猎奇,而是一把锋利的刀:切开封建礼教的遮羞布,露出人性的复杂与光辉。
![]()
结语:禁书封不住的真相
清朝烧得掉刻本,却烧不掉《弁而钗》记录的真实 —— 明朝的社会荒诞、人性挣扎,早已刻进文字的骨子里。
这本书告诉我们:真正的经典从不怕禁毁,因为它写透了 “人” 的本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