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这几年真是一波三折,从前几年大家还抢着买,到现在挂牌的房子堆积如山,买家却越来越少。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进入2025年下半年,70个大中城市里二手房价格环比下滑的就有68个,这种大规模下跌在过去二十年里没见过。
挂牌量已经突破750万套,创下新高。过去大家总问房价会不会跌,现在这问题没啥意义了,更关键的是会跌到啥地步,啥时候能止住。
![]()
回想2021年,那时候楼市热得发烫,房价到处涨,很多人觉得买房就是稳赚不赔的事。不少家庭凑钱付首付,相信房产能保值增值。
可从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风向就变了,房价进入下行通道。高盛在报告里说,这次调整周期可能拉长到六年,得等到2027年才真正见底。
2022年,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房价平均跌了30%以上,深圳个别地方甚至超40%。挂牌越来越多,成交却冷清,房子挂网上好几个月没人问津。
![]()
到了2023年和2024年,虽然疫情过去,生活慢慢正常,但楼市没跟上节奏。居民收入涨得慢,消费力弱,房贷负担重。
专家分析,高杠杆、人口老龄化、城镇化放缓这些问题在拖后腿。2025年,百城二手房均价同比降了7.32%,环比降0.77%。
商品房库存堆到7.6亿平方米,供大于求,价格自然扛不住。房企债务到期规模大,第二季度就1574亿元,全年超5000亿元。
![]()
房产越来越不像金融产品,过去买了就能翻倍的时代没了,很多业主发现房子卖不出、租不出,连基本开销都收不回。
楼市分化越来越明显。大城市核心区,比如北京西城区、上海内环的学区房,还算稳当,跌幅小。但外环新盘往往跌超20%。
三四线城市更惨,有些地方房价已跌破4000元/平方米,朝着3000元逼近。
![]()
大城市2万元、小城市3000元的格局基本形成。人们对房子的看法变了,以前结婚生子养老都得有房,现在年轻人更爱租房加理财。
数据表明,25到30岁群体购房意愿从65%掉到48%,很多人说不想把一辈子搭在房贷上。
政策也在变。“房住不炒”还是基调,但多地松绑限购限贷,首套房利率降到3%,创纪录低。中央强调控增量、优存量,目标从防泡沫转向稳市场。
![]()
保障房建设加速,公租房、共有产权房、长租公寓成主角。开发商为回款,使出浑身解数,像先住后付、零首付、送车位这些招数都用上。
市场信号清楚,房价还有下探空间。高盛算了,已下跌了20%,未来还会有10%。
朱宁指出,一线房价收入比还达40倍,得再降10%到15%。三四线调整更狠,或达30%。香港房价跌26.7%后稳住,给核心城市点启发,但全面回升得等。
![]()
为什么会这样?根子上是结构性问题。
人口老化,年轻人少,买房需求弱;外贸受阻,消费不振,失业率高,这些都压着楼市。富裕家庭资产缩水,房产占比50%到70%,房价跌就直接掉出富裕行列。
移民潮也带走部分资产,每年上万高净值人士离开。房地产投资同比降19%,销售面积腰斩,融资也少了一半。媒体报道,从2021年7月到2024年底,房价跌38%,这是历史罕见。
![]()
专家们看法不一,但多数认为未来三年房价可能触历史低点。
摩根大通报告说,楼市基本面恶化,但政策刺激下,四季度或有战术反弹。可如果数据不够坏,政策可能延迟。克而瑞研究中心觉得,稳市场政策发力,2025年下半年核心城市房价有望止跌。
格隆汇报告从2022年1月见顶,已下跌三年多,按30年国债收益比,还有25%空间,2026年底才触底。
![]()
一线城市未来走势,有人预测到2032年均价从高点跌40%才探底,2033年后修复上涨20%,到2050年再创高。
但这基于人口、经济假设。北京、上海、深圳部分地区跌50%,但核心资产相对抗跌。三四线就难了,交易量低,基本暴死,没救市余地。北方、中西部城市人口流出,房价长期阴跌。
政府想摆脱房地产依赖,转向科技、股市、新能源。三大工程在超大特大城市推,城中村改造给拆迁户现金,托底房价。
![]()
保障房降低居住成本,吸引年轻人。但代价是二三四线城市鹤岗化,房价流动性没了,资产灰飞烟灭。过去城市化率15%,现在70%,2040年老人4.7亿,养老压力大,谁还买房?
房地产总市值500万亿,相当于美欧日韩台总和,按人均GDP虚高。泡沫消除三种途:汇率大贬、房价跌、经济腾飞,或混合。
汇率贬值意味经济不佳,资本逃离。经济腾飞则房价继续涨。但高科技受遏,产业链转移,存量争夺可能步日本后尘,调整到2042年。
![]()
居民杠杆高,收入萎缩,资产负债表衰退,购房意愿低。过去买房赚,现在省钱赚。趋势自我强化,经济灾难酝酿。
养老金、金融、分配改革难推,无解。过去依赖房地产拉经济、财政,现在转轨难。
![]()
楼市考验智慧。刚需买核心城市,投资慎行。三四线赶紧转移财产。超大城市房价低点明年六月前现,但上涨空间有限。整体房价还会跌,未来三年或创低。
政策救市,但根子问题不解,长期健康难。居民找新路径,房产回归居住本质。
![]()
参考资料:
1、4月70大中城市房价继续下跌,市场期待政策进一步支持 界面新闻 2024-05-17
2、机构:1月百城二手房价继续下跌,政策持续落地市场有望企稳恢复 澎湃新闻 2024-02-0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