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房价继续全面下跌?有专家判断:未来三年房价或许会出现历史新低

0
分享至

中国楼市这几年真是一波三折,从前几年大家还抢着买,到现在挂牌的房子堆积如山,买家却越来越少。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进入2025年下半年,70个大中城市里二手房价格环比下滑的就有68个,这种大规模下跌在过去二十年里没见过。

挂牌量已经突破750万套,创下新高。过去大家总问房价会不会跌,现在这问题没啥意义了,更关键的是会跌到啥地步,啥时候能止住。



回想2021年,那时候楼市热得发烫,房价到处涨,很多人觉得买房就是稳赚不赔的事。不少家庭凑钱付首付,相信房产能保值增值。

可从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风向就变了,房价进入下行通道。高盛在报告里说,这次调整周期可能拉长到六年,得等到2027年才真正见底。

2022年,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房价平均跌了30%以上,深圳个别地方甚至超40%。挂牌越来越多,成交却冷清,房子挂网上好几个月没人问津。



到了2023年和2024年,虽然疫情过去,生活慢慢正常,但楼市没跟上节奏。居民收入涨得慢,消费力弱,房贷负担重。

专家分析,高杠杆、人口老龄化、城镇化放缓这些问题在拖后腿。2025年,百城二手房均价同比降了7.32%,环比降0.77%。

商品房库存堆到7.6亿平方米,供大于求,价格自然扛不住。房企债务到期规模大,第二季度就1574亿元,全年超5000亿元。



房产越来越不像金融产品,过去买了就能翻倍的时代没了,很多业主发现房子卖不出、租不出,连基本开销都收不回。

楼市分化越来越明显。大城市核心区,比如北京西城区、上海内环的学区房,还算稳当,跌幅小。但外环新盘往往跌超20%。

三四线城市更惨,有些地方房价已跌破4000元/平方米,朝着3000元逼近。



大城市2万元、小城市3000元的格局基本形成。人们对房子的看法变了,以前结婚生子养老都得有房,现在年轻人更爱租房加理财。

数据表明,25到30岁群体购房意愿从65%掉到48%,很多人说不想把一辈子搭在房贷上。

政策也在变。“房住不炒”还是基调,但多地松绑限购限贷,首套房利率降到3%,创纪录低。中央强调控增量、优存量,目标从防泡沫转向稳市场。



保障房建设加速,公租房、共有产权房、长租公寓成主角。开发商为回款,使出浑身解数,像先住后付、零首付、送车位这些招数都用上。

市场信号清楚,房价还有下探空间。高盛算了,已下跌了20%,未来还会有10%。

朱宁指出,一线房价收入比还达40倍,得再降10%到15%。三四线调整更狠,或达30%。香港房价跌26.7%后稳住,给核心城市点启发,但全面回升得等。



为什么会这样?根子上是结构性问题。

人口老化,年轻人少,买房需求弱;外贸受阻,消费不振,失业率高,这些都压着楼市。富裕家庭资产缩水,房产占比50%到70%,房价跌就直接掉出富裕行列。

移民潮也带走部分资产,每年上万高净值人士离开。房地产投资同比降19%,销售面积腰斩,融资也少了一半。媒体报道,从2021年7月到2024年底,房价跌38%,这是历史罕见。



专家们看法不一,但多数认为未来三年房价可能触历史低点。

摩根大通报告说,楼市基本面恶化,但政策刺激下,四季度或有战术反弹。可如果数据不够坏,政策可能延迟。克而瑞研究中心觉得,稳市场政策发力,2025年下半年核心城市房价有望止跌。

格隆汇报告从2022年1月见顶,已下跌三年多,按30年国债收益比,还有25%空间,2026年底才触底。



一线城市未来走势,有人预测到2032年均价从高点跌40%才探底,2033年后修复上涨20%,到2050年再创高。

但这基于人口、经济假设。北京、上海、深圳部分地区跌50%,但核心资产相对抗跌。三四线就难了,交易量低,基本暴死,没救市余地。北方、中西部城市人口流出,房价长期阴跌。

政府想摆脱房地产依赖,转向科技、股市、新能源。三大工程在超大特大城市推,城中村改造给拆迁户现金,托底房价。



保障房降低居住成本,吸引年轻人。但代价是二三四线城市鹤岗化,房价流动性没了,资产灰飞烟灭。过去城市化率15%,现在70%,2040年老人4.7亿,养老压力大,谁还买房?

房地产总市值500万亿,相当于美欧日韩台总和,按人均GDP虚高。泡沫消除三种途:汇率大贬、房价跌、经济腾飞,或混合。

汇率贬值意味经济不佳,资本逃离。经济腾飞则房价继续涨。但高科技受遏,产业链转移,存量争夺可能步日本后尘,调整到2042年。



居民杠杆高,收入萎缩,资产负债表衰退,购房意愿低。过去买房赚,现在省钱赚。趋势自我强化,经济灾难酝酿。

养老金、金融、分配改革难推,无解。过去依赖房地产拉经济、财政,现在转轨难。



楼市考验智慧。刚需买核心城市,投资慎行。三四线赶紧转移财产。超大城市房价低点明年六月前现,但上涨空间有限。整体房价还会跌,未来三年或创低。

政策救市,但根子问题不解,长期健康难。居民找新路径,房产回归居住本质。



参考资料:

1、4月70大中城市房价继续下跌,市场期待政策进一步支持 界面新闻 2024-05-17

2、机构:1月百城二手房价继续下跌,政策持续落地市场有望企稳恢复 澎湃新闻 2024-02-0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说:“老百姓都没收入了,还在刺激消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说:“老百姓都没收入了,还在刺激消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张晓磊
2025-11-07 11:34:05
国米打响更新换代第一枪,乾坤大挪移无法弥补阵容最大硬伤!

国米打响更新换代第一枪,乾坤大挪移无法弥补阵容最大硬伤!

肥强侃球
2025-11-07 22:57:16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全面反华开始?日本政府连开3枪,出兵威胁已发,解放军别无选择

全面反华开始?日本政府连开3枪,出兵威胁已发,解放军别无选择

军机Talk
2025-11-07 14:51:42
游乐场里宝妈走光了自己却没察觉?这场景看着尴尬

游乐场里宝妈走光了自己却没察觉?这场景看着尴尬

没有偏旁的常庆
2025-10-31 07:20:21
日军为什么追着蒋介石打,却没有打延安?

日军为什么追着蒋介石打,却没有打延安?

历史图鉴
2025-10-24 20:30:03
下周一危险,深夜4大利空,美股7巨头暴跌,30个中概股下跌

下周一危险,深夜4大利空,美股7巨头暴跌,30个中概股下跌

风风顺
2025-11-08 06:33:15
小米“先收钱后造车”引众怒!20万订单压垮产能,律师:涉嫌欺诈

小米“先收钱后造车”引众怒!20万订单压垮产能,律师:涉嫌欺诈

吃瓜局
2025-11-05 15:25:33
波兰再次延长与白俄罗斯边境的庇护限制措施

波兰再次延长与白俄罗斯边境的庇护限制措施

财联社
2025-11-08 08:34:19
形势逆转!3名大法官倒戈,贝森特向美高院摊牌:整个国家将陪葬

形势逆转!3名大法官倒戈,贝森特向美高院摊牌:整个国家将陪葬

来科点谱
2025-11-08 09:09:29
耿爽:既然美方直接点名,那我也就不再含蓄了

耿爽:既然美方直接点名,那我也就不再含蓄了

政知新媒体
2025-11-07 08:37:46
中科大硕士求职比亚迪被拒,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HR:问你母校!

中科大硕士求职比亚迪被拒,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HR:问你母校!

知晓科普
2025-11-05 15:21:19
他是孙小果案唯一全身而退的官员,当年面对上级施压:可把我换了

他是孙小果案唯一全身而退的官员,当年面对上级施压:可把我换了

辉辉历史记
2025-11-06 17:48:53
泰国王携王后访华,背后原因不简单

泰国王携王后访华,背后原因不简单

亚太观澜
2025-11-07 20:55:03
泡泡玛特回应79有点贵直播事故;山姆回应支付跳色情网站丨邦早报

泡泡玛特回应79有点贵直播事故;山姆回应支付跳色情网站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11-08 09:07:25
江西省公安厅警务保障部原主任辛卫平,敛财数额特别巨大

江西省公安厅警务保障部原主任辛卫平,敛财数额特别巨大

政知新媒体
2025-11-07 16:41:44
好家伙!新《还珠》开播就差评一片,观众差评理由出奇的一致

好家伙!新《还珠》开播就差评一片,观众差评理由出奇的一致

娱乐官已上任
2025-11-08 08:46:06
广州一小学抽血体检未通知家长,校方称是部分班主任工作疏忽,教育局回应

广州一小学抽血体检未通知家长,校方称是部分班主任工作疏忽,教育局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7 00:14:51
金门出现统一传单,台军爆发逃兵潮,赖清德将被审判,解放军上场

金门出现统一传单,台军爆发逃兵潮,赖清德将被审判,解放军上场

原来仙女不讲理
2025-11-07 14:12:45
性能高出1000倍!中国北斗被某国电磁干扰,他成功破解助北斗建成

性能高出1000倍!中国北斗被某国电磁干扰,他成功破解助北斗建成

泠泠说史
2025-11-07 18:01:13
2025-11-08 10:07:00
辉辉历史记
辉辉历史记
看书读史记笔记
1490文章数 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全国2025唯一“开盘即百亿”在广州诞生

头条要闻

就两岸关系 郑丽文、马英九最新表态

头条要闻

就两岸关系 郑丽文、马英九最新表态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旅游
手机
数码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教育要闻

一罐麦片,两条人命,双一流大学研究生伏法,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旅游要闻

内蒙古开启5个月冰雪旅游季 159项活动等你来

手机要闻

Q3手机市场份额出炉:vivo重返市场第一,华为排第三,小米第四!

数码要闻

苹果美国官网闹乌龙,4件装AirTag与单个装同价仅29美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