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清朝一穷状元,殿试时在考卷上写8字,皇帝看后落泪:状元就他了

0
分享至

“状元就他了!”光绪帝拿着朱笔,定下了榜首的名字。



而这一切,或许是因为殿试考卷末尾,那八个力透纸背的大字,让皇帝看后都忍不住落泪。

写下这字的,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四川贫寒学子。

他如何从农家牛棚走到金銮殿?又如何以八字撼动帝王,成为清朝四川唯一状元?

寒门星火

四川资中的山野间,五岁的骆成骧蹲在田埂上,指尖划过沙土,歪歪扭扭地描摹着私塾先生教过的字。

他的父亲因家贫只能务农为生,见儿子天资聪颖,便咬牙用卖柴的钱换来几本旧书。



贫瘠的土地长不出稻谷,却意外哺育了一颗读书的种子。

村里的私塾先生李兴泰很快注意到这个特别的孩子。

别人诵读三五遍才能记住的经文,骆成骧听一遍便能背诵如流。

可每当散学,其他孩童嬉闹着回家吃饭时,他却要赶着去放牛割草。

李兴泰心疼这个学生,主动减免束脩,还常留他吃一顿饱饭。“这孩子若是生在富贵家,必是状元之才。”



老先生的叹息随风散在田野里,却像烙印般刻在骆成骧父亲的心上。

十四岁那年,骆成骧迎来人生第一次转机。

州试放榜日,知州高培谷拿着他的考卷连连称奇,亲手将他拔为头名。

消息传回村里,乡邻们挤进骆家茅屋道贺,可父亲却蹲在灶台边沉默不语,家里连赶考的盘缠都凑不齐。

就在少年以为梦想将断时,父亲变卖了全家唯一的耕牛,握着那袋沉甸甸的铜钱,骆成骧在牛棚前跪了整整一夜,天未亮便背着包袱走向成都锦江书院。



锦江书院的青砖黛瓦间,这个衣衫打补丁的少年显得格格不入

同窗谢泰来与他玩笑对弈,随口叹道:“至穷无非讨口。”

骆成骧突然拍案而起:“不死总得出头!”满座皆惊。

这句掷地有声的誓言,像一团火照亮了寒窗岁月,三年后乡试放榜,“骆成骧”三字赫然列在四川省第三名。

可惜,光绪二十年的春闱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站在北京贡院斑驳的砖墙外,骆成骧看着榜上遍寻不见自己的名字,怀中仅剩的几枚铜钱硌得掌心发疼。



落第的学子们或嚎啕或癫狂,他却默默撕碎客栈的窗纸糊了盏灯笼,在微弱的光下重读《资治通鉴》。

京城米贵,他不得不去八旗官学代课谋生,学生们不知道,这个清瘦的先生每晚都在柴房就着月光写策论。

转机出现在次年四月,当骆成骧再次走进紫禁城参加殿试时,甲午战败的阴云正笼罩着大清。

光绪帝亲拟的策问题沉甸甸压在每张考案上:如何救这个千疮百孔的帝国?



他想起乘船北上时见过的流民,想起父亲佝偻的脊背,狼毫笔蘸满墨汁,从练兵、节用写到水利、育才,最后重重落下八个字:“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这八个字不是锦绣文章的点缀,而是一个寒门士子二十年来,在苦难和希望中淬炼出的肝胆。

帝王泪目

殿试结束后,骆成骧站在北京城简陋的客栈窗前,他不知道自己的考卷此刻正被光绪帝捧在手中,更不知道那八个字已经刺穿了这位年轻帝王的心。

紫禁城养心殿内,光绪帝独自坐在案前,面前摊开的正是骆成骧的策论。



自甲午战败以来,这位名义上的皇帝早已被挫败感吞噬。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多年,朝中大权尽归其手,他空有帝王之名,却连一道政令都无法自主推行。

他想要变法图强,可满朝文武不是守旧迂腐的顽固派,就是慈禧的心腹爪牙,他甚至连一个真正能信任的人都找不到。

骆成骧的策论并不华丽,却字字如刀。

他直言大清积弊已深,唯有变法才能救亡图存,而变法的关键,在于“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这八个字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精准地刺中了光绪内心最痛的地方。



他何尝不是忧心如焚?他何尝不是受尽屈辱?可满朝文武,又有几人真正在乎他的忧辱?

光绪的手指轻轻抚过那行墨迹,眼眶渐渐湿润。

自己登基以来,处处受制于人,甚至连选妃都不能自主,甲午战败后,他夜不能寐,可朝中大臣却仍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主辱臣死……”他低声念着这四个字,突然觉得喉咙发紧。

如果臣子们都像这个骆成骧一样,愿意以死报君,大清何至于此?

次日早朝,光绪帝力排众议,亲自钦点骆成骧为状元。



朝堂上一片哗然,毕竟以往皇帝不过是走个过场,可这一次,光绪却罕见地直接干预了结果。

大学士徐桐等人面露不悦,认为骆成骧出身寒微,文章虽好,却未必配得上状元之位。

光绪只是冷冷地扫了他们一眼,说道:“朕要的不是锦绣文章,而是肝胆之士。”

消息传到骆成骧耳中时,他正在客栈整理行囊,准备返乡。

当报喜的差役高喊着“新科状元骆老爷”冲进院子时,他愣在原地,半晌说不出话来。

不久后,骆成骧入宫谢恩,当他跪在养心殿外时,光绪帝特意命人将他引入内殿,这是极少有的殊荣,通常只有重臣才能获此待遇。



光绪坐在御案后,目光灼灼地盯着他。“骆卿,‘主辱臣死’四字,可是肺腑之言?”

骆成骧深深叩首,答道:“臣虽微贱,亦知忠义,若国家危亡,臣愿效死。”

光绪沉默良久,终于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可用之人。

可那个时候他们都不知道,在腐朽的王朝里,即便是帝王之泪,也洗不净满朝的污浊。

维新浮沉

1898年的北京城,骆成骧站在京师大学堂的工地上,汗水浸透了官服。

这位曾经的状元如今已是维新变法的中坚力量,光绪帝亲自委派他负责这所新式学堂的筹建。



工人们搬运着西洋玻璃窗,那透明的材质就像皇帝想要推行的新政,透亮却易碎。

骆成骧与杨锐等蜀中同乡组建的蜀学会,已成为维新派的重要据点。

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在油灯下研读《日本变政考》,讨论如何在大清推行君主立宪。

梁启超曾拍着他的肩膀说:"骆兄殿试那八个字,道尽了我辈心声。"

但骆成骧总是谨慎地提醒:"变法当如烹小鲜,火候太急反易焦糊。"他亲眼见过朝中顽固派的势力,知道操之过急只会招致反扑。

七月的暴雨来得突然,那日骆成骧正在誊写《请定国是疏》,突然接到光绪密诏,命他即刻入宫。



养心殿里,皇帝面色惨白:"太后明日就要回銮,新政危矣。"

骆成骧看见皇帝的脸色,就像三年前触碰他考卷时一样,那一刻他忽然明白,所谓"主辱臣死"的誓言,正在变成血淋淋的现实。

政变来得比预期更快。

当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押往菜市口时,骆成骧正在蜀学会烧毁往来信函。

火光中,他想起杨锐临行前的嘱托:"成骧兄务必保全,蜀中维新不能尽殁。"

外面传来官兵搜查的脚步声,他翻出后窗,消失在京城的夜色里,活下来的人往往比死去的人承受更多痛苦,因为他要永远活在未完成的誓言里。



1905年,已是山西提学使的骆成骧站在东京的樱花树下。

清政府派他考察日本学制,同行的年轻留学生兴奋地讨论着立宪政体。

他看着那些朝气蓬勃的面孔,忽然想起戊戌年间的自己。

历史总是循环往复,只是这次举着维新旗帜的,换了一批更年轻的理想主义者。

归国后,他将考察所得编成《东瀛学校举要》,却在奏折中刻意淡化了立宪主张。

有人讥讽他变得圆滑,只有他自己知道,在见过六君子的鲜血后,他学会了用更隐蔽的方式推动变革。



当四川高等学堂的学生们朗读《天演论》时,没人注意到窗外那个静静聆听的瘦削身影,正是当年名动京师的骆状元。

1911年,武昌起义的枪声传遍全国。

成都的茶馆里,革命党人慷慨陈词,让骆成骧出任四川省议长。

他望着大堂正中光绪帝御赐的"文魁"匾额,缓缓摇头,那个为他流泪的皇帝已经死去,但"主忧臣辱"的誓言仍刻在骨子里。

最终他选择了一条折中的路,以议长身份维持地方稳定,却始终不肯公开表态支持。



属于他的时代,早已随着瀛台的落日一起沉入了历史深处。

布衣千秋,山河灯火

1922年的成都少城公园,一群青年正在国术馆前练习射箭,骆成骧拄着拐杖站在一旁,时而纠正学员的动作。

谁也想不到,这位布衣老者竟是当年的状元郎。

他把朝廷赏赐的顶戴早已束之高阁,却把"强国强种"四个字刻进了生命最后的年岁。

四川高等学堂的工友们都记得,这位校长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



煤油灯下,他逐字批改学生的策论,就像当年光绪帝审阅他的考卷。

有次会计发现账上多了笔四千元的捐款,后来才知是军阀陈宦的赠礼,骆成骧分文未取全数拨给了学校。

"状元老爷穷得叮当响"的玩笑在成都街巷流传,他却笑着说:"腹有诗书,何谓贫贱?"

茶馆的说书人最爱讲骆状元智斗袁世凯的段子,却不知真实的历史里,这位老人只是默默资助着那些被通缉的革命党学生。

1926年,雅安的文官考试结束后,当地士绅设宴款待主考官骆成骧。

席间有人奉上润笔费求题字,他挥毫写下"天下无如吃饭难,世上唯有读书高",在场众人面面相觑。



这十四个字道尽了他的一生,从吃不上饭的农家子到金殿唱名的状元,从维新志士到乱世教书匠,始终未改读书人的本色。

也是在这年,骆成骧高烧不退,病榻前,他突然挣扎着起身,手指向书案上未写完的《四川教育改良疏》,却再没能说出一句话。

出殡那日,成都万人空巷。

送葬队伍中有西装革履的新式学生,有长衫马褂的旧式文人,更多的是素不相识的市井百姓。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戊戌变法,也不知道殿试八字的典故,但都记得这位"穷状元"办学堂、捐薪俸的点点滴滴。

资中老家的乡亲们等来了状元灵柩,却发现陪葬品只有一支秃笔、半方残砚。

历史记住了轰轰烈烈的英雄,却也给这个未能"臣死"的状元留了一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胡适评价毛主席写的词,“没有一句通的”,那么胡适的水平如何?

胡适评价毛主席写的词,“没有一句通的”,那么胡适的水平如何?

芊芊之言
2025-11-04 00:10:09
收钱只收现金、借消费贷装穷!95后国企总经理真会装——

收钱只收现金、借消费贷装穷!95后国企总经理真会装——

运营商段子手
2025-11-06 13:33:53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等风来育儿联盟
2025-08-01 12:21:35
“继承权”不用争了!2026年新规下:父母的房子全部将这样处理

“继承权”不用争了!2026年新规下:父母的房子全部将这样处理

白马惊天剑
2025-11-06 21:00:49
内蒙古满洲里警方通报一起刑事案件:1死1伤,嫌犯已被刑拘

内蒙古满洲里警方通报一起刑事案件:1死1伤,嫌犯已被刑拘

界面新闻
2025-11-07 15:18:55
中国最神秘的笔名,写下一本人尽皆知的奇书,作者是谁却至今未知

中国最神秘的笔名,写下一本人尽皆知的奇书,作者是谁却至今未知

大千世界观
2025-10-28 14:55:18
陈可辛与吴君如的19岁女儿身穿深V礼服,绽放巴黎名媛舞会?

陈可辛与吴君如的19岁女儿身穿深V礼服,绽放巴黎名媛舞会?

娱乐领航家
2025-11-04 22:00:03
一个会打扮的女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像是一幅美丽的画

一个会打扮的女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像是一幅美丽的画

牛弹琴123456
2025-11-06 21:15:04
70岁前必去的10个人间仙境,我有幸去过5个,去了就不想回家!

70岁前必去的10个人间仙境,我有幸去过5个,去了就不想回家!

赏玩夜忘归
2025-10-31 17:53:50
国家终于不再原谅王濛,77枚金牌不是万能,狂妄自大只会被抛弃

国家终于不再原谅王濛,77枚金牌不是万能,狂妄自大只会被抛弃

凡知
2025-07-29 02:12:19
49年红军军长被处决,解放后被追认为烈士,13年后烈士称号被取消

49年红军军长被处决,解放后被追认为烈士,13年后烈士称号被取消

咸説历史
2025-11-08 01:11:50
歼-10 CE战机能卖给巴基斯坦,但绝不能卖给朝鲜!为什么这么说?

歼-10 CE战机能卖给巴基斯坦,但绝不能卖给朝鲜!为什么这么说?

百科密码
2025-11-07 16:55:30
湖南省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杨一中被公诉,曾被通报私德败坏、玩忽职守

湖南省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杨一中被公诉,曾被通报私德败坏、玩忽职守

正义网新闻
2025-11-07 17:03:07
炸裂!妻子KTV找男模有偿“打枪”,花光丈夫200万,聊天记录曝光

炸裂!妻子KTV找男模有偿“打枪”,花光丈夫200万,聊天记录曝光

梦史
2025-11-06 20:21:17
貂皮大衣退货后续,宝妈已社死,老板报警因祸得福,网友争相要买

貂皮大衣退货后续,宝妈已社死,老板报警因祸得福,网友争相要买

观察鉴娱
2025-11-07 10:28:09
就在今天!11月8日,篮球传来徐杰、胡明轩、杜锋消息

就在今天!11月8日,篮球传来徐杰、胡明轩、杜锋消息

皮皮观天下
2025-11-08 05:19:37
张嘉倪已复婚!买超微博仍是张嘉倪老公,疑似张嘉倪为热度假离婚

张嘉倪已复婚!买超微博仍是张嘉倪老公,疑似张嘉倪为热度假离婚

八星人
2025-11-06 11:59:24
学医后才明白,稳定血糖最好的运动,不是快走慢跑,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明白,稳定血糖最好的运动,不是快走慢跑,而是这个

华庭讲美食
2025-11-07 15:04:42
9人变8人!火箭队轮换阵容缩水?底薪3老将被忽略,急需新援复出

9人变8人!火箭队轮换阵容缩水?底薪3老将被忽略,急需新援复出

熊哥爱篮球
2025-11-07 11:03:30
张靓颖“零透光”裙惊爆热搜,性感曲线令全场屏息,时尚女王?

张靓颖“零透光”裙惊爆热搜,性感曲线令全场屏息,时尚女王?

娱乐领航家
2025-10-28 22:00:07
2025-11-08 06:28:49
江启 incentive-icons
江启
小故事,大道理
754文章数 25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艺术
手机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教育要闻

本科最适合保底的几所英国大学!

艺术要闻

这梅花,古趣盎然

手机要闻

小米17 Ultra:潜望镜头已清晰!小米17系列:销量已突破200万!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