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中牟34期封面)
![]()
(中牟两先贤内文)
周威王之师宁越
![]()
宁越,春秋时代中牟人。原本是一个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农夫,但他却怀有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想竭力从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单调乏味的劳作中解脱出来。于是就上下求索,寻找良方。他向朋友请教说:“怎样才能解除耕作的劳苦呢?朋友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你读三十年的书,就可以达到目的了。”宁越说:“我用十五年读完别人需三十年读完的书行不行呢?”朋友问他:“那你准备怎样读呢?”宁越说:“别人休息我不休息,别人睡觉我不睡觉。”朋友劝他说:“你有决心很好,但一定还要有恒心才行。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祝你成功。”
宁越备齐所需书籍后,就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读起书来。每天五更鸡叫即起,一直学到三更半夜,夜以继日,从不间断。夏天读书酷热难耐,他就把双脚泡在一盆凉水里去暑降温,点燃蒿草驱除蚊虫。严冬天寒地冻,他就坐在被窝里读书,用烧热的砖头放在脚边取暖御寒。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发奋苦读,苦学十三个春秋,终于学有所成。宁越出众的才华,丰富的知识,渊博的学问,深得周威王的赏识,并用对老师的礼节接待他。宁越由一个农夫当上了向西周国君授业传道的老师。
楚国司马田基
![]()
春秋时,中牟大夫佛肸叛变作乱,欲立国为王,并邀孔子帮其进行治理国家,但孔子不予理睬,拒不前往。
为了网罗人才,佛肸采取封官许愿和施以酷刑两种手段在大夫府设置了食邑和鼎。他宣布:“凡服从我,跟着我的,分封官职,划给土地收取地租,作为俸禄。不服从我的就抛到鼎里将其煮死。”
一个家居城北名唤田基的读书人听了佛肸的话后,径真向大鼎走去,并指责佛肸大义不道,祸国殃民。他向佛肸说“我听说,一个有道义的人,就是轩车冠冕摆在面前,但不合道义他也不坐不受;刑罚斧钺放在后边,只要合乎道义,就是要他死,他也不躲不避。”说罢,面不改色心不跳,撩起衣服就要往鼎里跳。佛肸听后,自觉理亏,就制止了他。
后来,赵国国君赵简子攻伐中牟,平息了佛肸的叛乱。在奖赏平息叛乱有功的人时,第一个奖赏要给田基。田基说“我听说廉洁的读书人不羞辱别人,也不受别人羞辱。我要是因为不亲附佛肸而接受平息佛肸叛乱的功劳,中牟的读书人将会惭愧终生。”拒绝了赵简子的奖赏。
拒绝奖赏后,他立即和母亲一起离开中牟,向南迁移到了楚国。楚王听说他的事迹后,十分敬重他的勇敢精神、道义和辩才。不仅用高贵的礼节接待他,还封他为六卿之一的司马,掌管军旅之事。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第一时间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