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 2025 年度 “中国银行业前 100 名单”,为行业发展标注了新的坐标。在这份汇聚全国金融中坚力量的榜单中,山西两家省属银行成功入围 —— 晋商银行位列第 82 位,山西银行紧随其后排在第 96 位,两家银行资产规模合计超七千亿元,成为山西金融版图的重要支柱。
这份榜单的核心排序依据是核心一级资本净额,这一指标被业内视为银行的 “压舱石”。中国银行业协会明确指出,资本是金融机构经营的 “本钱”,而核心一级资本作为银行在持续经营条件下可无条件用于吸收损失的工具,直接决定了银行的稳健性与抗风险能力。从全国格局看,百强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合计达 23.37 万亿元,占商业银行总量的 95.09%,总资产更是占据行业近九成份额,足见其对金融体系的支撑作用。不过区域分化明显,广东、北京等五省市的百强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占比高达 86.46%,山西两家银行的入围更显珍贵。
作为山西唯一的上市银行,晋商银行的表现可圈可点。这家 2009 年由太原市商业银行更名而来的金融机构,2019 年登陆香港交易所后持续发力,此次榜单显示其核心一级资本净额达 256.80 亿元,资产规模 3763.06 亿元,净利润 17.50 亿元。尤为亮眼的是其 38.13% 的成本收入比,不仅低于山西银行,更接近百强银行 35.41% 的平均水平,彰显出成熟的运营管理能力。在 2025 年城商行整体扩张明显但资本充足率承压的背景下,晋商银行的稳健表现为区域金融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
与晋商银行的稳健发展不同,山西银行呈现出典型的 “成长型” 特征。这家 2021 年由五家城商行合并组建的新机构,此次以 215.70 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和 3593.45 亿元资产规模跻身百强,展现了重组整合的初步成效。但年轻的代价同样显著:79.56% 的成本收入比远超行业均值,2.50% 的不良贷款率也高于晋商银行的 1.77%,而 0.52 亿元的净利润则反映出其仍处于盈利爬坡期。这种状况与部分尾部城商行面临的转型压力相契合,也凸显了中小银行通过改革化险提升竞争力的紧迫性。
两家银行的差异化表现,折射出山西银行业在区域经济转型中的探索路径。晋商银行凭借上市优势形成的资本补充机制和成熟运营体系,已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稳定力量;山西银行则承载着地方中小银行整合升级的使命,虽短期面临成本与风险挑战,但长期来看有助于集中资源支持区域发展。从全省金融生态看,这两家省属银行与深耕 “三农” 的山西农商银行形成互补 —— 后者 2024 年末实体贷款余额超 7500 亿元,通过 “农商快办” 等特色服务打通金融惠民 “最后一米”,共同构建起覆盖城市与乡村的金融服务网络。
站在 “十四五” 收官与 “十五五” 谋划的关键节点,山西两家百强银行既迎来机遇也面临考验。2025 年银行业整体稳步发展,但净息差收窄、区域竞争加剧等挑战不容忽视,城商行尤其需要在规模扩张与风险防控间找到平衡。对于晋商银行而言,可依托上市平台深化数字化转型,借鉴长三角城商行发展财富管理的经验培育新增长极;山西银行则需加快整合效应释放,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压降运营成本实现提质增效,参考西安银行 “以量补价” 的策略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
从 “票号故里” 到现代金融高地,山西的金融基因从未褪色。此次两家省属银行跻身全国百强,不仅是 7000 亿资产规模的实力彰显,更是山西银行业改革化险、服务实体的生动注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进程中,如何将资本优势转化为服务能源转型、乡村振兴的实效,如何在行业分化加剧的浪潮中巩固百强地位,将是这两家银行乃至山西金融板块需要持续作答的时代考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