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日的热闹似乎被一场雨隔在了窗外。晨起早课时便听得雨打窗棂,淅淅沥沥如揉碎的玉珠滚过青瓦,索性将计划里的热闹都推了,只守着这方小室,做半日闲人。
![]()
案头摊着册泛黄的《浮生六记》,指尖划过“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的字句,倒与檐下的雨声相映成趣。沈复与芸娘把寻常日子过成诗,插花、品茗、月下论诗,原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却让林语堂说“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过一辈子,是宇宙间之至美”。此刻我捧着热茶,看水汽在书页上晕开浅痕,倒真觉出几分这样的至美——不必追赶什么,不必应酬什么,连时间都慢得像窗上垂落的雨线,一滴一滴,都落在心尖的软处。
![]()
午时雨势稍缓,取出靠墙立着的古琴。琴身是旧年寻来的老桐木,琴轸上还留着前人格子间的温度。指尖轻按“宫”音,弦振声出,竟与窗外的雨声撞了个满怀。初时还循着谱子弹《平沙落雁》,弹到“雁落平沙”的散音处,忽觉不必拘泥,便顺着心意拨弄起来。有时是急促的泛音,像雨珠跳上荷叶;有时是绵长的按音,像云絮漫过山腰。琴声浮浮沉沉,没有听众,也无需听众——指尖的轻重里,藏着方才读《浮生六记》的闲淡,藏着雨打芭蕉的清润,更藏着自己与自己对话的松弛。
![]()
中午时雨停了,琴谱上落了片被风卷进来的梧桐叶。收拾纸笔时,见稿纸上不知何时写了半句“琴声浮或沉”,便笑着补了后半句“吾自听吾心”。想来这国庆的日子,不必去看人山人海,不必去赴喧嚣之约,能在雨声里读一本旧书,在琴音里安放自己,便已是最好的自在。毕竟懂与不懂,原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半日时光,我与自己,过得坦然又欢喜。
![]()
海平 写于莲月精舍
本文由《海平说》专栏特约嘉宾
云南海平民俗文化传承中心院长
上海交大老子书院昆明分院院长海平先生撰文
云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节目《人物至》全网刊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