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乱世,有人起有人落,人生起起伏伏本为常态,但是在这起伏之中,往往就是一位一次重要的选择。而对于民国之中的传奇人物贺仲寒来说,正是因为1936年的错误选择,导致他的人生起伏就此产生。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也正是因为1936年的选择失误,导致贺衷寒此后再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起色了。
![]()
一步错步步错
贺衷寒是1900年生在湖南巴陵的,家里还算宽裕,从小既读四书五经,也接触新学。乡里人都说他能说会道,叫他“小梁启超”,他自己把名字改成“君山”,心里显然憋着股往上走的劲儿。在学生运动中,贺衷寒成了学生里的领头人,跟着董必武加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还入了青年团,甚至被派去苏联开远东革命代表大会。
![]()
如果按照这条道路走下去,贺衷寒搞不好会成为我方的高层人士,然而一切都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他先是跟张国焘闹了矛盾,被开除了团籍。后来他自己办通讯社,又因为太过激进和军阀产生矛盾,导致社团被封。
后来还是董必武先生觉得他应该找条别的出路,于是出钱资助他去广州报考了黄埔军校,也正是这一次南下广州,让他成为了老蒋阵营中一时间不可多得的人才。
![]()
贺衷寒原本就是一个聪明机灵的人,进入黄埔军校之后,他也是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在里面崭露头角。
在黄埔一期的学生中,贺衷寒和蒋先、陈赓并称为黄埔三杰。 “蒋先云的笔,陈赓的腿,贺衷寒的嘴”,这句俗语在黄埔军校中广为流传,也从中确实可以看出贺中寒确实有几分本事的。
只可惜,有了几分本事的贺中寒见风使舵,已经站在了老蒋的阵营中,成为了我党的敌人了。
![]()
可以说,这是贺衷寒人生第一次重要的选择,而这一次,他赌赢了,他的选择获得了老蒋的青睐,而老蒋也对其大为赞叹道,“贺生之才,可堪大用”。
在蒋介石的重用下。贺衷寒开始参与筹建复兴社社紧接着又当了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政训处少将处长、军事委员会政训处中将处长,负责政治的宣传。可以说,在当时的贺衷寒眼中,后来如日中天的戴笠简直就是一个小角色。
然而,正所谓有人起高楼,有人宴宾客,有人楼塌了,月盈则亏,当贺衷寒逐渐走向人生巅峰的时候,也意味着他即将开始走下坡路了。
西安分水岭
随着一步步权势的发展,贺仲寒逐渐有些膨胀,甚至以为自己可以影响整体大局了。于是在1936年,蒋介石因为不满意西北地区张学良和杨虎城对待延安的态度,于是决定亲自前往西安督战。
![]()
没想到,算计别人一辈子的老蒋会在西安地区吃了大亏。张学良和杨虎城联合发动西变,扣押老蒋,迫使他答应停止内战的主张。随着蒋介石的被困,南京乱成了一锅粥,而贺衷寒站起来,联络了170多位将领,通电武力对张杨二人采取手段。
![]()
相比较于贺衷寒在1936年的积极主动请战,戴笠则亲自坐飞机前往西安,和老蒋生死与共。这两种不同的选择也导致了后来道路上,老蒋对二人的不同态度。在 1930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老蒋回到南京重新掌握权力,开始对贺衷寒进行疏离,反而曾经贺衷寒看不上眼的戴笠,一步步走上了人生巅峰。
![]()
1937年,贺衷寒被派到德国使馆去当参战,虽然打着外派的旗号,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老蒋这是故意要把他排挤出权力中心了。而从此之后,他也确实没再担任过什么重要职务,1936年的西安事变中的选择成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分水岭。
![]()
对于贺衷寒来说,更加悲哀的是,此时他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了。虽然老蒋已经对他进行疏离,但是他却又只能抱老蒋的大腿了。于是,在解放战争进入晚期的时候,国民党部队已经全面崩溃,贺衷寒也只能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
后来贺衷寒在台湾当上了“交通部部长”“国策顾问”,听着是官,其实早被踢出决策圈,连日常都有人盯着,手里半点实权没有。晚年得了骨癌,遭了不少罪,1972年就这么走了,一辈子从风风火火落到孤孤单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