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国庆假期还有
1天!
你准备怎么下班
放假准备去哪
↓是这样↓
![]()
↓还是这样↓
![]()
国庆中秋假期
不想挤网红景点
越来越多年轻人
选择“奔县”
什么是“奔县”?
简单说
就是去县城里玩
据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
“十一去哪人少”相关搜索
热度环比大涨200%
县级宝藏小城
成为游客“反向出行”的首选
2025年国庆预订数据显示
45%的县域游客为
“90后”“00后”
北京、上海、杭州的年轻人成主力军
1229个县级目的地酒店预订量
同比激增25%
![]()
去周边的小县城逛早市
把刚出炉的糖炒栗子揣进兜里
去村子的河边散步
看晚霞把天空染成橘子色
![]()
2024年我国县域旅游
平均接待游客总量为580.79万人次
同比增长14.26%
旅游总收入增长9.96%
Z世代、千禧一代等年轻人群体
成为奔赴县域旅游消费的主力
“不是热门城市去不起
而是小城市更有性价比”
当县域旅游的热度具象化
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随之浮现
年轻人为何纷纷将目光
从传统热门城市转向县域
选择“奔县”而行?
“奔县”到底图个啥?
“钱少、人少、玩得好”
是很多年轻人的旅游选择
“小而有趣”的县域文旅
在名山大川、人文古迹之外
提供了一种区别于日常的
生活和旅游方式
花得少 住得好
要给县域旅游的“圈粉理由”排个名
高性价比住宿
绝对能稳坐C位
一线城市酒店喊价上千元
反观县域
百元预算就能干净舒适
运气好点
还能拎包入住带小庭院的农家院
![]()
推门就是青山绿水
早上被鸟鸣叫醒
还能蹭到主人家的地道早餐——
现从菜园摘的青菜
煮得糯叽叽的本地杂粮粥
一口下去
全是烟火气
花小钱不仅住得舒服
还能沉浸式体验当地人的生活
这种“既要又要还划算”的好事
谁能拒绝?
![]()
人还少 玩得好
要是说城市景区是
“人挤人看后脑勺”
那县域旅行
就是妥妥的“舒适区”——
不用提前两小时排队抢门票
不用在网红打卡点挤着拍“游客照”
随便湖边找个长椅坐一下午
不用担心被人群打扰
这种“人少”的松弛感
本身就是给紧绷的都市人
最贴心的“情绪解药”
![]()
没那么多商业化套路
县域玩法反而更“真”
体验农家生活
直接带你去菜园摘菜
想逛古镇
转角遇到的手艺人会耐心
教你手作小物件
![]()
没有密集的人流
慢慢逛 细细品
把旅行过成“沉浸式体验”
而不是“走马观花打卡”
可以说
“奔县”旅游大火的背后
是精神的回归
是与自然 文化的深度邂逅
是感受生活本身
享受热气腾腾的“乡土气”
去江西婺源县城
看周边乡村的油菜花
去安徽黟县
逛宏村 西递古村落
乡村的自然风光 民俗文化
就是“奔县”旅游的
核心吸引力
县域文旅如何长虹?
客流量的背后
县域也面临着压力
如何接住这泼天流量
实现可持续发展
调查显示
62.87%受访者在“奔县”旅游时
曾遇到交通不便的问题
47.04%认为县城住宿条件差
46.66%认为旅游景点开发不完善
此外
约三成受访者遇到过
县城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
餐饮选择少
旅游信息不透明等问题
怎么办?
一是把基础条件搞好
逐步升级
比如把景区的路修平整
多建几个停车场
添一些公共厕所
![]()
二是走“小而精”的路线
支持小成本投资
做小众特色的东西
走高质量、精致化的路子
比如打造颜值高
有生活美感的消费场景
开发体验民俗
研学之类的深度项目
![]()
三是把小城的故事讲好
营造本地人过得舒服
游客也能融入的生活氛围
重点“卖”这种独特的
小城生活方式
让县域文旅富有活力
![]()
在“火起来”的路上
多一分耐心
少一分急功近利
让脚下的路更顺
停留的体验更暖
让每个来的人都能感受到
“这里和网上一样好
甚至更好”
毕竟大家爱“奔县”
图的就是
那份不拥挤 不商业化
真实与鲜活
当路好走了、玩得深了
能摸到小城的烟火气了
谁会拒绝这样的旅行呢?
别犹豫啦
赶紧收拾行李去“奔县”吧
去遇见那些藏在山水间
街巷里的惊喜
也请为这些认真生长的小城
多一份支持与期待!
来源:农民日报综合自新华社、央视网、广西文化和旅游厅、中国青年说、人民论坛网等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