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条
生活在泰宁上清溪的小鲤鱼
最近我刚完成一趟奇幻的漂流之旅

这趟旅程源于我爷爷的经历
它还曾因此上过报纸头版呢!
那是一个发生在1997年的动人故事
当时那句“一定要好好保护环境”
让这里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28年过去了
听说这里的人们
吃上了“生态饭”,过上了好日子
我打算亲眼瞧瞧
旋转手机
开启奇幻漂流
(复制打开链接 进入互动视频)
https://ive.ctrlvideo.com/game/5OQT0GAEtBk77281
一路游来
美丽的乡村、热闹的街巷
来来往往的游客
还有各种令人垂涎的特色美食
太好玩、太好吃了!

文旅融合,大家生活红火了
这里的人们以生态保护为根基
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之路

△上清溪,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绿水青山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业规范发展,大家的收入得到提高。

△水际村,位于大金湖畔,曾是省级贫困村,如今成了“三明旅游第一村”,实现了生态“变现”,乡村富裕。

△池潭村,活化利用村内资源打造“80影视小镇”,吸引剧组前来,将影视产业与文旅深度结合。
泰宁持续做实做足“生态”和“旅游”融合文章,创造了全国第五个县域旅游发展模式——“泰宁路径”
经过20多年的接续努力,泰宁县旅游接待人次由2000年的74.14万人次增长至2024年的1000.3万人次,增长了近12.5倍;2000年的旅游总收入为1.72亿元,2024年旅游总花费已达86.1亿元。
环境变好,农民收入提高了
好山好水出好物
这里通过发展特色农业
让舌尖上的美味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台湾制茶师左如玉正和当地茶农研究茶叶,她将台湾工艺与泰宁特色融合,提升了当地的工艺水平和茶叶产值。

△大金湖有机鱼捕捞现场,当地成立了渔业合作社,渔民成了股民,每年还有几千元的分红。

△铁皮石斛种植户范志敏在丹霞岩壁上种植和采摘铁皮石斛,石斛鲜条每年产值达一百万元。
今年上半年,泰宁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8.28亿元,同比增长4.0%,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369元,同比增长5.4%。
为了环保,人们都太拼了!
“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
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
这里的人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为绿水长流,为青山常驻
28年来
当地牢记嘱托
画好生态“山水画”
让锦鲤畅游上清溪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1997年
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泰宁县上清溪考察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工作,叮嘱大家“一定要好好保护环境”。
2005年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成为福建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
2010年
“中国丹霞”福建泰宁申遗成功。
2017年
泰宁获评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
2018年
泰宁成为全省首批、三明首个“摘帽”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超过80%的贫困劳动力通过参与旅游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2024年
泰宁入选福建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名单。
好生态带来好日子
这里人的生活比我想象的更加幸福
(复制打开链接 进入互动视频)
https://ive.ctrlvideo.com/game/5OQT0GAEtBk77281
当年
爷爷被轻轻放回溪水中
游过二十八载如水的光阴
也游进了“绿水青山”的壮阔画卷里
今年
正值“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
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提出二十周年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
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建设美丽中国进行了系统部署

泰宁的蜕变是
“绿水青山”生长出“金山银山”
的精彩缩影
在神州万里更多的热土上
无数个“幸福鲤鱼”动人故事
正被不断续写
共同汇成一曲
万物共生、绿色发展的壮丽诗篇!
*本文部分图片由AI辅助生成
2025年福建省新闻战线融媒体业务能力竞赛
![]()
厦门日报社代表队:杨家慧 林聿晶 黄亦男 杨进福 赵博洋 江龙 叶薇薇(厦门市同安区融媒体中心)
特别鸣谢:三明市委宣传部、泰宁县委宣传部、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