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刷到了太多关于福建舰的视频,很多人都提到了一种观点——以前我们总说,航母作战要看其防御范围,进入范围就有危险;但军事专家指出,福建舰有了电磁弹射后,可能对方还没看到福建舰,就已经被打击了,这是为什么呢?
![]()
因为现在的海战是协同作战、远距作战。尤其是福建舰此次公布的“三机弹射”视频,其含金量远不止“中国掌握弹射技术”这么简单。
我们首先来看官方消息:
歼-15T、歼-35、空警-600已在福建舰完成弹射起飞与着舰训练。对此,美国海军学会网站明确指出,依托福建舰的电磁弹射与拦阻系统,中国海军舰载机的航程大幅提升,还能搭载更重的有效载荷。这标志着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的转型加速推进。
空警-600作为航母的“千里眼”,此次成功弹射意义重大。从视频中能看到,体型庞大的空警-600机翼可折叠,还具备隐身涂层与重载打击引导能力。它发现目标后无需主动追击,而是引导歼-35执行拦截任务、指挥歼-15T发起攻击。
更关键的是,电磁弹射让舰载机能够“满油满弹”起飞,打击范围直接覆盖第二岛链。军事专家宋晓军称其为“战力倍增器”,福建舰入列已“指日可待”。空警-600虽飞行速度慢、机身重,但能让航母编队“看得更远、打得更准”,甚至能追踪敌方隐身战机——未来的海战本就是“看不见的视距外对抗”。
![]()
此外,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还有两大优势:
一是速度快,能快速组建作战编队,无需让战机在天上长时间等待,提升打击频次——就像二战时的航母,战机完成任务后加油挂弹即可再次出击,100架飞机一天出动三次就是300架次;
二是安全性高,故障率远低于美国福特号。福特号造价高昂,却问题不断:设计目标是4000次弹射零故障,2019-2020年测试中却每181次就出一次故障,2022年甚至出现4个挡流板同时损坏的情况。对飞行员而言,高故障率意味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就像跳伞时拿到破旧伞包,谁都会担心“下一次会不会掉海里”。
对比中美航母,福建舰虽排水量8万吨(比福特号少2万吨),但综合战力毫不逊色。福特号电动系统稳定性差,故障率高,实际战力大打折扣;而福建舰的舰载机更先进(歼-35隐身战机)、妥善率更高(美军F-35妥善率持续下降,F-18即将退役却无替代机型)。
对中国而言,福建舰的突破不仅洗刷了“百年航母之耻”,更带来了“弯道超车”的自豪感——短短几十年,中国从无航母到掌握顶尖电磁弹射技术,实属不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