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人常说“中秋无月不叫节,无果不成席”,这话可不是随便念叨的。
自打先秦时期就有“秋至祭月”的规矩,那时的周天子要“朝日夕月”,案上就得摆上新收的瓜果。
如今虽不兴隆重的祭祀,但“吃6果”的习俗传了下来,说是能聚财纳福。
眼看圆月要爬上来,这6种果子可得提前备齐,既有老祖宗的讲究,又藏着时令的鲜甜。
![]()
头一份得算石榴,这果子简直是为中秋量身定做的。
汉代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安石榴”,到了晋代就被潘岳夸作“九州之名果”,一掰开“千房同膜,千子如一”。
红玛瑙似的籽儿挤在一起,老辈人说这是“多子多福”的兆头,
北齐时还有妃母献石榴祝皇子子孙兴旺的典故呢。
挑石榴可得有窍门,别盯着全红的,淡红夹黄、掂着坠手的才最甜,汁水能浸得手指发亮。
![]()
柚子得排第二,论寓意和口感都挑不出错。
潮汕人拜月娘必摆柚子,“柚”谐音“佑”,圆圆的外形又合了团圆的意,本地人还爱叫它“大桔”,讨“大吉大利”的彩头。
这果子被称为“天然罐头”,皮厚耐存,剥开时满室清香,果肉瓣瓣分明,正好分给全家人。
吃月饼腻了咬两口,清甜解腻,老辈人说这是“清福果”,能扫去秋燥。
![]()
苹果看着家常,却是中秋的“平安符”。
别以为它普通,咱们吃的苹果祖先可是新疆野苹果,第四纪冰川期就存活下来,沿着丝绸之路传到各地。
晚清时北京中秋街市上,苹果得和石榴、枣子摆在一起卖,红绿相间的特别喜庆。
挑苹果要选果蒂青绿、表皮光滑的,咬下去脆甜多汁,“平平安安”的寓意虽简单,却是全家人最实在的期盼。
![]()
柿子一登场,节日的热闹劲儿就更足了。
红彤彤的像挂在枝头的小灯笼,古人说“柿柿如意”,中秋摆上一盘,连空气都透着吉利。
这是正儿八经的时令果,九月熟透了的柿子,果肉软乎乎的,甜得润喉。
记得选果皮鲜亮、蒂部紧实的,放软了吃最对味,要是怕太甜,配着清茶吃刚好。
![]()
大枣可不能少,这果子在秋季水果里算“老资格”了。
古人祭秋就爱用枣,红红的颜色透着喜庆,寓意“早生贵子”“红红火火”。
挑枣有门道,红中带光的是自然熟,发暗带褐的可能是捂红的,咬一口嘎嘣脆的才新鲜。
中秋时泡壶枣茶,或者直接当零嘴,甜香里都是丰收的味道。
![]()
最后是桃子,别看夏天桃子常见,中秋的秋桃另有讲究。
老辈人说它象征“长寿团圆”,摆在中秋桌上,是盼着家人安康顺遂。
要选果皮带绒毛、果香浓郁的,果肉扎实多汁,不像夏季桃那么软嫩,多了份秋的醇厚。
要是能买到晚熟的品种,放两天再吃,甜度更足。
![]()
这6种果子凑齐了,中秋的果盘才算完整。其实老祖宗的讲究里,藏的都是过日子的智慧,
石榴的多籽、柚子的团圆、苹果的平安,每样都寄托着对生活的期盼。
如今物流方便,但提前备好时令鲜果,看着家人围坐分食,月光洒在果盘上,这才是中秋该有的滋味。
赶紧去果摊逛逛,把财福好运都挑回家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