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不久,东王杨秀清为了夺取对清王朝作战的战略主动权,决定派罗大纲、林凤祥、李开芳率军东征,目标是攻占清廷财税咽喉要道扬州与镇江,彻底截断清王朝的漕运,用以打好推翻清王朝腐朽统治的基础。
太平军向镇江、扬州进军时,清钦差大臣向荣、琦善所率4万八旗、绿营兵尚在追击太平军进军南京的途中,当他们行至芜湖时,南京已经落入太平军手中。
时军情危急,尽管咸丰帝对向荣十分不满,但念在向荣是前敌少有敢战的将领之一,所以他只是下旨斥责了向荣一顿,并没有对向荣治罪。
由于向荣大军远在芜湖,而镇江、扬州两处仅2000余人八旗士兵、1000余人绿营军,以及5000壮勇,以这点人马要想守住镇江、扬州这两个重要城市,在强悍的太平军的攻势下,压根就不可能。
因为咸丰帝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为了保住镇江与扬州,他只好启用弃守南京以逃跑著称于朝野的江苏巡抚杨文定、漕运总督杨殿邦召集人马抵御太平军的进军,阻止他们东进。
二杨没有任何军事才能,而且同为胆小如鼠之辈,咸丰帝命这样的人担当保守镇江、扬州的重任,也确实到了病急乱投医的程度。
两个人原来就有丢失南京之罪,这次倘若无法守住镇江、扬州,那就不是罢官的问题了,搞不好皇帝一震怒大有可能要了他们的脑袋。
![]()
经两个人商量他们共同决定,以为光靠手中的人马很难保证镇江没有闪失,只能将有限的兵力去守住重要隘口,将太平军阻挡在进军镇汇途中。
根据两个人的部署,副都统文艺率1500八旗军队驻守山嘴头;杨殿邦负责瓜州、镇江防务;杨文定则通过大量招募英美民船、水手,临时组建水师,用以阻止太平军水路进兵。
1853年(咸丰三年)3月28日,罗大纲、林凤祥率兵万余人正式东征。当太平军前锋部队途经金山时,突然遭到猛烈的炮击。
清军水师大多数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战船,尽管初期因为突袭太平军前锋部队给他们造成一定的损失,但当太平军水师赶到战场以后,经过短暂的激战便将清长江水师轻松击败,就这样金山和瓜州先后被太平军攻占。
初战告捷后,太平军在罗大纲、林凤祥等人的指挥下兵分两路,以势如破竹之势向镇江、扬州挺进。
太平军攻下金山、瓜州后,罗大纲、吴如孝这路人马就直取镇江。在进军途中,太平军遭到了由文艺率领的1500人的八旗兵的阻击,尽管这时的八旗兵早已失去了他们当年进取中原的锐气,但他们凭借着深沟高垒,以数十门火炮猛轰太平军,这次太平军进攻虽然罗大纲冒着炮火亲自向前,指挥太平军手持稻草,拔桩越壕向清军阵地发起强攻,但却没有成功。
![]()
夜幕降临时,罗大纲趁敌人疲惫之际,亲率200名精兵,突袭清军营垒。
时文艺尚在梦中,当罗大纲率人杀入营垒时,猝不及防的清军还没来得及列阵,便被太平军如同砍那样,随着几十颗人头落地败下阵去。这下子,文艺连镇江都不敢回去,连夜率着残兵败将逃往苏州。
紧接着,罗大纲率领太平军翻过北固山,直接杀入已无一兵一卒的镇江城内。
镇江被太平军攻克后,害怕被咸丰帝追责的江苏巡抚杨文定,来个恶人先告状上书皇帝,说镇江本由文艺防守,但他却趁着自己去苏州、常州搬救兵时,率部弃守了镇江,论罪当处以斩立决。
杨文定想光参劾文艺也不行,他自己也得拿出补救措施。为此,他命吴淞太道吴健彰去联络英国公使,希望英国人出兵镇压太平军。但这个时候英国人尚在观望之中,他们便以中立为名拒绝了杨文定的请求。
万般无奈的杨文定只能跑到扬州,准备与杨殿邦一起戴罪立功守住扬州,可扬州更不好守,由于百年前的“扬州十日”,这里的百姓深恨清军,在此之前,他们就与太平军主动联系,准备随时献出城池。
没有办法又无一兵一卒的二杨最后只能接受一个商人的建议,并由他出面筹集了20万两白银,派人去天京向杨秀清行贿,请求他看在钱的份上放弃进攻扬州。
在得到杨秀清承诺以后,自以为得计的杨文定、杨殿邦便放下心来,可谁知杨秀清根本不会守这个所谓的规则,所以他在收下20万两白银不久,便命令林凤祥、李开芳率领太平军占领了扬州。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