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前,笔者以《重磅!河南两家中国500强企业合并》发文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与河南能源集团战略重组一事。不承想,9月28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官方信息显示,中国平煤马集团就召开了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党委会第一次会议。会议主题是审议通过了河南能源和平煤神马战略重组工作计划。
除了会议主题确认了两家500强企业的战略重组之外,更让笔者惊讶的是重组进程:
召集会议的组织主体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也就是说,两家500强企业战略重组的本义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吞并河南能源集团。
新任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是李毛,即原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会议地点:郑州国龙大厦,原河南能源集团总部,现新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总部。
也就是说,河南能源集团就此走进历史
那么,李毛如何打开新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新局?他的重组思路有哪些看点?他的企业战略能否支撑省政府的期待?
李毛从大学毕业到就业,成长一直在平煤,从技术员干到董事长,用了25年时间,直到2018年10月接任退休的梁铁山,成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委书记、董事长,至今已有7个年头。
7年之后的2025的9月28日,李毛再上台阶,掌控了河南能源安全保障主平台的总舵手。
![]()
李毛开新局,承担的重组挑战是清晰的。
会议消息明确的表述是:当前特殊时期、关键阶段,全力以赴稳大局、稳思想、稳队伍、稳经营、稳安全……
这体现出李毛抓重组矛盾的总开关是“稳”,“稳”也是新主体要生产经营上的主题要求,毕竟,它的主业是煤炭生产与经营。
从外部看,“稳”也是市场的期待。对此,李毛的回应是:及时关注、积极回应内部干部职工,以及社会、金融机构、上下游客户的关切。
当然,“稳”也是省政府的要求:不因重组裁减一名职工、不因重组降低职工薪酬待遇、不因重组改变劳动合同关系。
不过,重组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
两大集团企业的基本情况是,下辖平煤、焦煤、永煤、鹤煤、义煤、神马、中原大化等二级企业及神马、大有等6家上市公司,总资产超5000亿元,员工总数近30万人。
此多的资产主体,肯定要打破原有的组织经营结构,进行合并重组,如此多的人员,肯定要涉及调配重建团队。
这其中,必然是一场“破”与“立”的重构,是一场“效率为先,兼顾公平”的内部改革,那么,李毛必然要选择“稳中有进”的重组战略取向。
稳中有进,这当是李毛推进重组的基调,这在他对新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两大中心任务中体现出来:“深入融合,高质量发展”。
稳中有进的重组方向在哪里?
李毛的观点是,加快煤炭产业延链补链、化工产业提质增效、新材料产业抢滩占先,推动煤炭电力保障、清洁能源开发、风光储一体化等实现新提升。
稳中有进的重组目标呢?
李毛的指向是,把省委、省政府赋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打造全省能源安全保障主平台、做强世界级尼龙新材料产业链链主、当好煤基化工和硅碳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军者、成为未来能源未来材料发展引领者四大功能定位和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使命任务。
注意,这其中政府的期望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能够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进军世界500强。
这当然不是重组能够完成的,关键动能在新主体的“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落实到新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李毛从何处突破呢?
从重组目标来看,李毛将新主体的产业板块定位在四个方向上,煤炭能源的开采与经营;尼龙新材料产业;煤基化工和硅碳新材料产业以及未来能源未来材料产业。
不难发现,新主体的产业结构与原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产业结构颇为相似,也就是说,李毛将会以原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产业结构为依托,把河南能源集团的产业融入进原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产业结构中去,当然,河南能源集团除了煤炭资源,能够拿得出手的好像只有煤基化工。据说,煤化工也是导致河南能源集团巨亏的原因之一。
那么,李毛在经营原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产业中有何思路与措施,值得新主体走上原有的路子?
对此,今年两会期间,李毛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答案。
在以新兴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上,原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转型发展做得不错。
李毛介绍,与2022年相比,2024年,原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新兴产业营收增长约102.03%,新兴产业营收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从20.29%提升至37.35%。
他们布局了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板块。在支持三大新兴版块发展上,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推进创新领跑、新业倍增、数智赋能“三大行动”,提高研发投入强度至2.6%,实施92个产学研合作项目,提高新兴产业板块研发人员占比至7%。
也就是说,原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能够获得这次重组的主体,与李毛在转型发展上取得的业绩分不开。
沿续相对成功的发展思路,往往是决策者相同的决策选择,背后是惯性思维模式的支持。当然,这会形成决策路径依赖。
那么,面对主业重组面临着哪些挑战?
李毛介绍,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煤炭智能化发展是紧迫的挑战。一方面,煤炭行业目前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导致不同系统间的数据难以共享和整合。另一方面,煤矿智能化建设需要既懂煤炭行业又精通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这类人才非常稀缺。同时,由于煤矿智能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智能化掘进、通风、地质保障等系统成熟度、稳定性不高,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和装备系列化、成套化仍需研发创新等。
对此,李毛的态度是,“以稳定保发展,以发展促稳定,在新征程上创造出无愧于组织、无愧于职工、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当然,市场会用时间检验李毛的承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