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已成为城市运行不可或缺的力量。如何将这群“流动的风景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成为新时代城市治理的重要课题。为此,宣城市率先探索系统性破题。近日,宣城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发布《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旨在通过制度化、项目化、品牌化路径,引导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服务力量”,为“志汇宣城”文明实践注入新动能。
据悉,《指引》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服务与引领并重”原则,推动构建行业、属地、企业协同发力,社会多方资源有效整合的工作格局。其核心是启动暖“新”关爱、凝“新”聚力、与“新”同行三大行动,形成从关爱保障到作用发挥再到长效发展的闭环体系。
暖“新”关爱行动直击痛点,将全面落实《关新“宣”言》53项服务清单,通过开展共圆“新”愿、健康护“新”、守望安“新”、聆听“新”声、职业振“新”五大志愿服务活动,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凝“新”聚力行动重在赋能,将着力培育新就业群体的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如“爱心送考”“流动爱心超市”“夏日送清凉”等特色服务品牌,推动志愿服务走向常态化。与“新”同行行动则着眼长远,将建立健全党建引领、支持保障、激励褒奖三项机制,由市、县多部门联动,为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宣城市县(区)已在此领域进行多项探索,如建设“暖心驿站”、评选“最美快递员”、组建“先锋骑手志愿服务队”、设立“新就业群体意见箱”等,为《指引》的出台积累了实践经验。此次《指引》的推出,标志着该市在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共同体、参与社会治理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一份《指引》,不仅是服务手册,更是一封“邀请函”,邀请新就业群体成为“城市合伙人”,共同谱写“志汇宣城”人人参与的新篇章。(记者 谢婷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