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一个人的阳气,精力用在精神,柔和养于筋骨。
其实,人的能量就像手机电量一样,电量足了才能运行顺畅、持久。
但是,电量一低,就开始卡顿。
人心情也一样,当你觉得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不是事情有多糟,而是你的能量跟不上了。
能量不足,判断失准
人困马乏之际,最容易做错误决定。
因为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心思其实是乱的,思绪是虚的。
于是,人就在这么一种空虚之中,迷迷糊糊之中做出错误的判断。
而这种判断一旦被执行,就会造成困局。
唐玄宗晚年精力不济,把朝政一切杂事都交给了李林甫。
有一次,地方官献上祥瑞,他明明看出了诸多问题却懒得多问。
结果,安禄山趁机坐大,后面酿成了后世皆知的安史之乱。
唐玄宗后来逃到马嵬坡,非常悔叹:“朕若早振作,何至于此!”
的确,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如果没有处理好相关的事,而是浪费在了其他地方。
那么,自己就会越来越困,越来越疲乏。
莎士比亚说:“休息是滋养疲乏的精神的保姆。”
累的时候就别做决定,而是要及时休息。
如此,好好睡上一觉,能量充足时,看待事情才清楚,处理问题才顺手。
能量不够,情绪失控
一个人的情绪之所以容易失控,很经常因为心力不够,心气不足。
如此,就像人在肚子饿的时候,看什么都不顺眼。
白居易被贬江州时,有阵子的时间里,他都是整天躺在床上生闷气。
直到有天被迫去参加一场庐山诗会,登山出汗后,他突然豁然开朗。
于是自在地写下“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一诗。
后来他养成了一种习惯:心情不好就去爬山。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其实吃饱睡好,人的整体气质自然就会变好。
把自己的身体机能锻炼得越来越强壮,那么不管想什么,做什么,都更顺畅。
说白了,我们若是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情绪就稳了一半。
能量缺失,意志消沉
人的能量若是长时间处于旺盛的状态,那么他的生活质量一定很高。
很明显,当我们累到极致时,连起床都觉得费劲时,那么这一天不管做什么事,都不得劲、不对劲。
能量充足的人,才能保持定力,有了定力,才有专注力。
如此,一点点地去挖掘自己,一次次地去打磨自己。
最终,能量强了,做啥都得劲,都上道。
生活里,遇到困难,心情不爽,感觉很累。
那么,别急着抱怨心情差,先看看是不是该吃饭了,该睡觉了。
然后,及时地先充上电,再谈理想,把自己照顾好了,自己变强了,世界都会变得对你温柔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