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餐饮圈的"顶流"西贝,会因为罗永浩的一句吐槽彻底慌了阵脚?前阵子还靠着"25分钟不上菜就免单"的沙漏狂揽客流,如今不仅把沙漏扔了,连羊肉串都改成现切现烤,连不起眼的西兰花都被要求"一个月内必须用完",这场"自救大戏"看得人直呼魔幻!
9月10号那天,网红企业家罗永浩直接开怼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这话一出口,直接把拥有400家门店的西贝推上了风口浪尖。
![]()
导致最直观的后果就是——钱袋子肉眼可见地瘪了。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自己透露,风波刚爆发那几天,全国门店加起来每天少赚100万到300万!记者去郑州、上海的门店探访,原本饭点该坐满人的店,现在只有三四桌客人,上座率连一半都不到,冷清得让人尴尬。
![]()
说到底,预制菜本身不是原罪,但西贝一边打着"现做"的隐性旗号,一边卖高价预制菜,这就把消费者当"冤大头"了。
![]()
罗永浩的吐槽之所以能炸锅,本质上是戳中了大家"花了钱没得到对应价值"的憋屈感。
面对信任危机,西贝从9月15号开始密集出招,连细节都扣到极致,生怕再被挑出毛病:
1. 撤掉"速度招牌"
![]()
曾经象征"25分钟上齐菜"的计时沙漏,现在在门店里彻底消失了。毕竟要改现做,速度肯定慢下来,再挂着沙漏反而成了"打脸神器"。
2.羊肉串"大变身"
![]()
从9月25号起,羊肉串不再是冷冻好的半成品,改成厨师在店里现切、现串、现烤。记者在上海浦东的门店看到,厨师确实在现场忙活,只不过因为生意差,大部分人都没活干,场面有点心酸。
3.西兰花也有"保质期"
![]()
店员解释说以前虽然保质期2年,但也会1-2个月用完,现在特意缩短到1个月,说白了就是想靠"短保质期"证明自己不用过期菜。
4.儿童餐"全面返工"
![]()
原本配送的牛肉酱改成门店现炒,鳕鱼条换成原切大黄鱼现炸,连燕麦小米粥里的金瓜泥,都要加新鲜金瓜片现熬。
![]()
要知道儿童餐可是西贝的"王牌",占营业额的10%,外卖能卖2个亿,现在连这块"宝地"都动了,可见西贝是真急了。
![]()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操作更像"亡羊补牢"。早干嘛去了?要是一开始就注重现做和透明,也不至于等到被吐槽了才慌忙整改。
西贝的风波不仅坑了自己,还把整个预制菜行业的"模糊地带"暴露了出来。
![]()
有意思的是,其他品牌也开始紧张起来。老乡鸡直接在官方微博置顶声明,反复强调自己"现做"的属性,生怕被消费者归到"预制菜阵营"里。
![]()
这种"主动自证"的行为,其实说明整个行业都清楚,现在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任度已经低到了临界点。
![]()
更关键的是,预制菜的标准一直很模糊。虽然市场监管总局说了,中央厨房做的菜不算预制菜,预制菜得是"不添加防腐剂、工业化预加工、加热就能吃的预包装菜",但现实中消费者根本分不清——端上来的菜到底是中央厨房运过来的,还是工厂预制的?
![]()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要达到6173亿元,同比增长27.3%。这么大的市场,要是连"什么是预制菜"都说不清楚,消费者的知情权就是空谈,以后还会有更多"西贝式危机"。
![]()
![]()
对西贝来说,这次危机最大的隐患不是短期亏了多少钱,而是影响了它的上市计划。作为一家想冲资本市场的餐饮集团,单店营收、品牌议价能力都是投资人看重的核心指标。现在客流下滑、口碑受损,这些指标肯定会受影响,再加上现在餐饮行业不少企业都因为盈利模糊暂缓上市,西贝的IPO之路怕是要更难走了。
![]()
其实西贝的整改方向是对的——回归现做、注重透明,但能不能挽回消费者,关键看"能不能坚持"。现在送100元无门槛代金券,虽然能拉回一些客人,但靠优惠留住的客户,不如靠"真诚"留住的长久。
![]()
毕竟现在的消费者又不傻,你是不是真的为了品质改,还是只做表面功夫,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沙漏没了没关系,肉串现烤也只是开始,要是以后再搞"预制菜伪装现做"那套,就算送再多代金券,也没人会买账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