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9月28日电 (赵祖乐)9月26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萤火课堂”在简阳市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大楼开讲。简阳市人民法院与简阳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推出“‘萤火课堂’——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宣讲与法律解析活动”,活动邀请了全市22个镇(街道)的干部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仲裁员、调解员、村社干部。活动现场发放多元解纷宣传册和《联络与监督》专刊。
本次活动创新采用“政策为先导,法律为保障”的串联模式,深刻阐释了“如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这一核心命题。活动在简阳法院“萤火虽微,愿为其芒”的品牌理念中拉开帷幕。本期“萤火课堂”首次采用“府院双讲”模式,旨在通过政策与法律的双重光芒,照亮土地流转的全流程。
活动上半场,简阳市农业农村局重点围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详细阐释了“什么可以做”、“应该怎么做”以及“什么禁止做”,为规范流转行为划定了清晰的政策边界和操作基准。这部分内容为全场听众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明确了行为规范的“指挥棒”。
紧承政策讲解,简阳市法院熊德琴法官将视角精准聚焦于“法律如何为政策落地提供坚实保障”。熊法官紧密结合审判实务,从“三权分置”的法律背景入手,聚焦主体问题、效力问题、违约问题等焦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抽丝剥茧的法律分析,清晰地揭示了从“政策违规”到“法律纠纷”乃至“承担不利法律后果”的演变链条。这一讲,为各类主体参与相关活动铺设了清晰的法律轨道,树立了明确的权利义务“航标灯”,有助于引导各方依法办事、依法行政、防范风险,实现规范有序发展。
本次“萤火课堂”最突出的亮点在于两讲内容之间严谨的逻辑衔接。它并非简单的知识叠加,而是构建了一个“政策规范行为-法律保障实施”的完整闭环。简阳市农业农村局的课程划出了“跑道”,简阳市法院的课程则指明了“偏离跑道后的沟坎”,二者前后呼应,形成协同效应,有力提升了普法宣传的深度和效果。
此次活动通过“萤火课堂”这一平台,成功地将政策的指导力与法律的强制力有机结合,为基层干部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论,推动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土地流转纠纷,护航简阳乡村振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