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比较悲观,这问题无解。
县城财政能力不如核心城区,给予教师的待遇相对一般,有人会用生活成本低来论证待遇的合理性。但现实中的逻辑不是这样的。县城生活相对不便捷,事业发展机会也少,想让人才留下来,反而要给出更高的薪酬作为对机会成本 的补偿。
考虑到大部分所有好高中都是公办的,倒是有可能通过行政命令、转移支付 等手段,去实现教师收入的反转,使得县中教师工资高过城区。但现实是,高中教育并不搞平均主义,学生在入学时就经过筛选。好高中也是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绩。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动力去推动倒挂。
而且,大城市名校的教师发展机会还是更多。成为名师 后,可以出书、办讲座、当评审、做专家,都可以取得收入。哪怕工资上实现了轻微倒挂,这部分收入也足够弥补。
高中都是公家的,当然还有另一种处理方式,去打招呼,大家都不要去县中挖人。但这有着明显的负面作用。这意味着,进入县中后发展前景极为受限,大概率一辈子无法离开县城。那年轻教师在是否要加入县中上会更加犹豫。现在县中还仅仅是留不住人;如果未来在人才流动上加以限制,很可能是招不到人了。
何况现实中偏远地区学校招不到人已经出现了。江西永新的年轻教师因为不愿意去农村任教,选调时故意考低分,在知乎上也是引起过讨论的。
人口和资源向中心城市集中,大概是无法逆转的趋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