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世界狂犬病日
——2025年9月28日 ——
第19个世界狂犬病日
你我共同行动,共筑狂犬病
防控防线

2025年9月28日,我们即将迎来第19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行动,共筑狂犬病防控防线”,根据平湖市当湖中心医院犬伤处置门诊5—8月份数据显示,就诊量为3699人次,其中狗抓咬伤1727人次,猫抓咬伤1821人次,其他抓咬伤151人次。每年的夏季是动物致伤的高峰期,伴随夏季持续的高温,动物也易狂躁,人们衣物单薄,暴露风险显著增加。
![]()
一、什么是狂犬病?
![]()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又名恐水病、疯狗病。它主要通过感染了狂犬病病毒的狗、猫等动物的咬伤或抓伤传播给人类。病毒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一旦发病,会出现怕风怕水、吞咽肌肉痉挛甚至瘫痪等可怕症状。病情发展迅速,患者通常在3-5天内死亡,这意味着一旦发病,就基本被宣判了“死刑”,因此做到及时、规范的暴露后处置,非常关键!
二、狂犬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在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犬,其次是猫。狗、猫、蝙蝠是传播狂犬病的高风险动物。牛、羊、马、猪等家畜和兔、鼠等啮齿动物咬伤风险低。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蛇等动物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
三、狂犬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感染动物咬伤,随唾液进入人体。唾液中的病毒也可经抓伤或舔舐皮肤黏膜破损处侵入人体。
![]()
四、狂犬病暴露如何分级?
I 级暴露
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清洗暴露部位,无需进行医学处置 。
Ⅱ级 暴 露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Ⅱ级暴露且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级暴露者其伤口位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时,按照Ⅲ级暴露者处置 。
Ⅲ级暴露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接种狂犬病疫苗。
五、被动物咬伤后怎么办?
立即前往当地医院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进行处置。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置主要包括伤口处置、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伤口冲洗: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专业冲洗液)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约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
![]()
![]()
伤口消毒:伤口冲洗后用稀释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首先予以清创。
![]()
接种疫苗:根据伤口暴露情况,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包括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单克隆抗体),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常见误区
![]()
误区1:
只有咬伤出血才需要处理?
正确做法:出血的抓伤、黏膜接触(如被舔到嘴巴、眼睛)同样属于高风险暴露,必须按Ⅲ级暴露处理。
误区2:
小伤口没事,
可以自己观察一下?
正确做法:狂犬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死亡几乎是必然的,所以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暴露后的处理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越早越好。
误区3:
被咬后必须24小时内打疫苗,
否则无效?
正确做法:“24小时失效”说法并不准确,原则上越早越好,需在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前(通常是发病前)完成全程疫苗接种,使自身产生足够抗体。
![]()
总而言之,狂犬病虽然有着近乎100%的致死率,但仍是可防可控,关键在于是否采取科学、及时的预防措施,每个环节的谨慎,都是对自己、他人和宠物最坚实的守护。让我们一齐行动,远离风险,告别“狂”潮!
扫码加小编留言进平湖爆料群
共同讨论本地热点消息和话题!
来源 |金平湖健康热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