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唯实讲堂系列学术讲座在桃李园唯实厅举行。意大利哲学家、罗马大学教授马塞洛·穆斯特(Marcello Mustè)应邀担任主讲嘉宾,以《葛兰西〈狱中札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为题作学术报告。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涂良川教授主持,凌菲霞老师担任翻译。
![]()
讲座中,穆斯特教授围绕葛兰西《狱中札记》的写作背景与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他指出,葛兰西在狱中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秩序、民族主义危机、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性矛盾进行了系统反思。葛兰西特别批判了保护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对国际关系的破坏,并尝试提出超越传统民族国家框架的政治构想。
穆斯特教授提到,葛兰西通过“领导权”“消极革命”等概念,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机制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路径。这些思考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为理解当代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提供了理论资源。
马塞洛·穆斯特是一位意大利哲学家,他在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和近现代哲学领域形成了重要影响。据公开资料介绍,马塞洛·穆斯特1959年生于罗马,早在大学时期就专注于研究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并以此完成了他的学位论文。毕业后,他前往那不勒斯意大利历史研究所深造,在那里担任研究员并协助知名学者杰纳罗·萨索进行工作。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学术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
从1990年代起,穆斯特逐渐成为意大利哲学界的重要人物。他不仅参与多本重要哲学刊物的编辑工作,例如曾长期主编《二十世纪》杂志,还长期投身于哲学文献的整理。1997年至2005年间,他在罗马大学的“乔瓦尼·金蒂莱基金会”负责哲学档案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这使他接触到大量一手手稿和未公开文献,也塑造了他注重文本、尊重史料的研究风格。
穆斯特的研究重心始终围绕“马克思主义在意大利的发展”这一主线展开。他特别关注两位关键思想家——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与安东尼奥·葛兰西,通过对他们著作的细致分析,逐步梳理出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脉络。此外,他还将视野扩展到整个意大利近现代哲学史,包括19世纪的哲学思潮以及20世纪以克罗齐、金蒂莱为代表的思想流派。
由于在相关领域的深厚积累,穆斯特被委任参与多项国家级学术项目。他不仅是葛兰西基金会科学委员会成员,参与国家版《葛兰西著作集》的编纂,还在2016年被意大利文化部任命为“斯帕文塔诞辰二百周年国家委员会”的秘书长。2022年,他更被推选为2024年世界哲学大会“意大利哲学传统”分会主席。
在研究方法上,穆斯特强调回到原始文本、注重历史背景,善于从档案材料出发重构思想脉络。他不仅研究哲学理论本身,也关注哲学与政治、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他长期在罗马大学任教,曾讲授哲学解释学等课程,持续培养新一代哲学研究者。
来源:意欧视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