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就是继海运、空运后,中国通往欧洲的第三种运输方式。
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中欧班列自2011年来,已累计开行11万列,货值超4500亿美元。连接中国128个城市与欧洲26国229个城市、以及亚洲11国100多个城市。
不过这里一个问题。
其实中国对外贸易最佳选择并不是陆运。毕竟这玩意前期投资大,后期维护高昂,就连运费也比海运高了好几倍。
另外,中欧班列动辄一万好几公里以上,中途经历许多国家地区,法律、语言和操作规范等都不相同,所以麻烦还在于三点:
1,出境后频繁更换司机。
比如从中国义乌到西班牙马德里这条超长路线,需要更换超过60名司机。
2,频繁换轨。
国际铁路运输的难点就在于轨道标准不同。就不能做到统一吗?
这事还真不行,就算国际关系再好也没法谈,因为涉及到国家安全。
为了防止敌军借火车长驱直入,邻国间通常会采用不同标准轨道。
中欧班列绝大多数线路一趟下来至少要换2次轨,第一次在中哈边境口岸,从中国标准轨1435mm,更换到哈萨克斯坦宽轨1520mm,第二次在白俄罗斯一波兰边境,从宽轨切换到标准轨。
还有部分线路要三次换轨,比如从中国义乌到西班牙马德里的班列,需要在法国与西班牙边境伊伦站第三次换轨。
![]()
关键是第三点,沿途经过的国家多,就意味着政治风险大。
每列火车从中国出发到欧洲平均要经过 5个国家海关,就跟串亲戚要挨个敲门,哪家心情不好关了门,整条线就得瘫痪。
就像这次波兰抽风。
既然有这么多的“不好”,我们为什么还要搞中欧陆线?
首先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了。
中欧班列走的全是内线,不经过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红海等容易被封锁的海道,多了一个选择。
另一个重点是国内原因。
2016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把“中国开往欧洲的货运列车”统一命名为“中欧班列”。其实可分为东线、中线、西线和南线。
![]()
其中,西线运输量占四条线总量的80%以上。是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经哈萨克斯坦进入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抵达西欧各国(要经过波兰),支线可延伸到伊朗、土耳其等国。
因为西线主要经过和覆盖中国中、西部城市。可以这么说,中欧班列重点照顾的是我国中西部。毕竟这里远离出海口,利用中欧班列能迅速带动中西部经济,让相关产业链蓬勃发展。
所以,如果中欧班列停运损失是巨大的。
![]()
前段时间,波兰却全面叫停中欧班列。
原因是9月10日俄罗斯与白俄军演时,无人机入侵了他们领空,然后封锁边境。
因为绝大部分中欧班列是经波兰再进入欧洲的,这么一搞,300多列火车全部滞留白俄罗斯,高达250亿欧元被冻结。
9月15日,我们外长到华沙与波兰总统纳罗基谈了三个小时,期间波兰也答应恢复。可直到9月23日依然没动静,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
中方的耐心耗尽,启动了备用方案,直接绕过波兰!
波兰这时才如梦初醒,真被中国抛弃怎么办?急忙宣布25日放行中欧班列.....
晚了!
不管关闭也好重启也罢,经过这么一折腾,我们对这个国家啥德性会有新的认识,必然会坚定不移地推动中欧贸易路线的多元化。
拭目以待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