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大寿那天,我坐在阳台上等了一整天。电话静悄悄的,门铃像坏了似的。老伴儿端来长寿面,叹了口气:"连楼下收废品的老王都回老家吃席去了。" 我盯着那碗坨了的面条,突然笑出声——这哪是过寿啊,分明是给自个儿办了个"人际关系展销会",结果展厅里就剩俩工作人员。
年轻时总嫌亲戚扎堆烦人。记得二十年前老家拆迁,八竿子打不着的表侄都能扛着半扇猪肉上门,现在倒好,对门住了十年的邻居见面还靠猜:"刚才电梯里戴口罩的是302还是301?"
![]()
人情账簿泛了黄
上个月整理旧物,翻出本红绸面记账簿。1988年正月十五,李科长家嫁女随礼5元;1995年重阳节,车间老王父亲白事凑了20元。现在手机支付秒到账,可人情往来却像旧钞票,揣兜里都嫌占地方。社区小刘开玩笑:"赵叔,您这账本够进历史博物馆了。" 我心想,博物馆里至少还有人参观呢。
有个周三下午,我特意买了二斤糖炒栗子——年轻时工友老周最爱这口。结果他孙女隔着猫眼说:"爷爷在网上下棋,您有事微信喊他?" 那袋栗子最后被我一颗颗剥完,凉透的栗子肉像橡皮擦,把四十年的交情一点点擦淡了。
![]()
小区成了"鸽子笼"
我们这栋楼交房时号称"亲情社区",现在每家防盗门都像保险柜门。去年物业搞中秋茶话会,横幅底下就坐了六个人,四个还是物业自己的工作人员。新搬来的年轻人发明了个词叫"社交距离",要我说,这距离都快赶上银河系了。
倒是流浪猫比人热闹。花坛边的三花猫生了窝崽,全楼的阳台都能看见有人偷偷放猫粮。有回我看见九楼的律师和五楼的快递员蹲在草丛边商量给猫搭窝,那亲热劲儿,比他俩在业主群里为停车位吵架时近多了。
![]()
手机里的"虚假繁荣"
女儿给我买了智能手机,现在我有三个家族群五个兴趣群。重阳节那天微信群下起了红包雨,我抢到个最大的——8块8毛8,顺手给外甥发了条语音:"下次直接拎二锅头来舅舅家!" 他回了个龇牙笑脸,然后朋友圈晒起了带女朋友度假的照片。
去年住院做个小手术,病房里来看望的人走马灯似的转。临床的老哥盯着我床头柜上的果篮直乐:"老兄弟,你这果篮够开水果店了。" 其实里头大半是我自个儿网上订的——总不能让人看见柜子空着,那多像戏台子没了锣鼓点儿。
![]()
时代卷起的尘埃
弄堂口修鞋的老陈前年关了铺子,他说的实在:"现在人都网上买新鞋,九十九包邮,谁还修啊?" 人情往来也像这修鞋铺,过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感情出了窟窿,直接换新的比修补省事。
不过也有例外。社区图书馆的棋牌室永远人声鼎沸,老伙计们为个象棋子能争得面红耳赤。有回老李输急了掀棋盘,第二天却抱着新买的磁力象棋来道歉。你看,吵架也是种热乎气,总比对着冷冰冰的屏幕点赞强。
![]()
裂痕里的微光
今年雨水多,我家老房子墙角渗水。正发愁时,楼上的年轻租客带着堵漏剂来敲门,他腼腆地说:"叔,我在装修公司干过。" 等他忙活完一身泥点子的样子,让我想起三十年前车间里抢着帮我抬钢坯的徒弟。
现在我和几个老哥们定了"茶摊例会",每周三在凉亭碰头。退休教师老孙说得在理:"咱这不叫聚会,叫定期给感情账户存钱。" 上周下大雨,以为没人来了,结果老钱撑着破伞蹚水过来,从怀里掏出包没淋湿的花生米:"说好今天我做东。"
![]()
尾声:门铃终会响起
前天突然收到一箱烟台苹果,是二十年没见的堂妹寄来的。附的纸条上写着:"三哥,梦见咱小时候偷摘青苹果吃了拉肚子。" 我握着那张便条在客厅转了半天圈,最后把苹果分给了楼上楼下——当然都是敲开门送的。
![]()
今晚散步时,看见小区新装的智能门禁闪着蓝光。物业经理炫耀说能人脸识别自动开门,我却在想:这高科技能不能识别出想串门的心呢?拐过花坛时,401的年轻夫妻正教孩子学自行车,车把上挂着的韭菜盒子飘着香,那味道和我老伴儿做的一模一样。
或许人情从来就没消失,它只是换了件衣裳。就像我阳台上那盆茉莉,你当它枯死了,一场春雨后又冒出嫩芽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