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是 ICU常见疾病及机械通气并发症。面对已经出现气胸的病人,我们往往会问同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加 PEEP?有人说“PEEP 会加重气胸”;有人又说“适当 PEEP 能让肺重新贴合胸壁,帮助消除气胸”。真相究竟是什么?本文从生理学原理、循证证据、临床操作流程到与胸腔引流的配合,一次性说清楚,帮助大家在床旁少走弯路。
一、PEEP 和气胸——先搞清楚两个基本概念
PEEP(呼气末正压)在呼气结束时保持气道内一定的正压,防止肺泡塌陷,增加功能残气量(FRC),改善气体交换。
气胸空气进入脏层和壁层胸膜之间的潜在腔隙,使肺萎陷甚至纵隔移位。机械通气患者因气道压力较高,更容易形成张力性气胸。
矛盾点就在这里:PEEP 会增加气道内压,理论上可能加重漏气,但另一方面,它又有助于肺复张。
二、为什么 PEEP 在气胸时既可能有害也可能有益?
1. 有益作用
增加 FRC:避免肺泡塌陷,提高氧合。
促进肺复张:在胸管引流有效时,适量 PEEP 有助于肺重新贴合胸壁,加速胸膜腔闭合。
减少二次损伤:维持肺泡开放,降低反复开闭带来的剪切应力。
2. 潜在风险
加重气漏:高气道压推动更多空气漏入胸膜腔。
形成张力效应:若无胸管或引流不畅,PEEP 会使胸腔压力进一步升高。
循环负面影响:PEEP 升高胸内压,降低静脉回流,引起低血压。
三、什么时候可以用 PEEP,什么时候坚决不能用?
临床情境
是否可用 PEEP
建议做法
怀疑或确诊张力性气胸
❌ 禁用
立即针减压/胸管,抢救优先
未放胸管的单纯气胸
⚠️ 高风险
尽量避免,必要时维持极低 PEEP(0–2 cmH₂O)
已放胸管,引流通畅,无大气漏
✅ 可用
保持基础 PEEP(5 cmH₂O),可逐步增加以改善氧合
已放胸管,但有持续大量气漏
⚠️ 谨慎
减少 PEEP,优先限制潮气量/平台压,必要时外科干预
四、临床操作原则:如何安全调整 PEEP?
基础设定
初始 PEEP 建议 5 cmH₂O。
在氧合不足时,每次增加 2 cmH₂O,观察 15–30 分钟。
通气模式
采用 低潮气量(6 mL/kg 预测体重)。
平台压 ≤30 cmH₂O。
优先 压控通气,避免容量通气过度。
监测指标
胸管气泡频率/气量是否增加。
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等循环情况。
呼吸机波形(峰压、平台压)。
床旁胸片或超声,判断气胸腔隙变化。
五、PEEP 与胸腔引流的“配合机制”
1. 胸管的作用
胸管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复张。只要引流通畅,PEEP 增加的部分气体压力可以被引流系统“泄掉”,避免张力效应。
2. 引流系统类型
水封引流:常规情况下能保证单向排气,配合低中等 PEEP 较安全。
负压吸引(-10 ~ -20 cmH₂O):在持续漏气时使用,可抵消 PEEP 推力,但要避免过强负压。
3. 协调策略
“少量 PEEP + 适度吸引” → 帮助肺贴壁。
实时观察引流瓶气泡变化,气泡突然增多说明气漏加重。
六、床旁实用流程
发现气胸或怀疑张力性气胸 → 立即针减压/胸管。
已放胸管且通畅 → 保持 PEEP 5 cmH₂O。
氧合不足 → 每次增加 2 cmH₂O,监测气漏与循环。
气漏明显增加或血压下降 → 立刻回退 PEEP,必要时外科干预。
七、临床常见错误
❌ 一发现气胸就把 PEEP 全关掉 —— 容易导致低氧、肺塌陷。
❌ 胸管还没放就加大 PEEP —— 极易诱发张力性气胸。
❌ 有胸管就随意加高 PEEP —— 持续漏气时会延迟愈合。
八、结语
一句话总结:气胸并不是 PEEP 的绝对禁区。关键看有没有胸管、引流是否通畅、有没有大气漏。
未引流或张力性气胸:先减压,PEEP 最低。
已引流且通畅:可用低中等 PEEP,促进肺复张。
持续气漏:减少 PEEP,评估外科措施。
核心原则:用最小有效 PEEP,实时监测,团队协作。
AI深度学习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