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1年5月28日的朝鲜战场,美国空军在护航任务中击落了一架前来拦截的米格战机。战斗机飞行员在美军的目视下跳伞。可是在打扫战场时,美军却只发现了一具有些奇怪的尸体。这具尸体的主人毫无疑问,就是刚刚被击落的战斗机驾驶员。然而,除了不合理的自杀痕迹外,其五官显示此人既不是中国人,也不是朝鲜人,而很有可能是来自欧洲的苏联人。
在上报美军高层之后,高层的处理方式更令美军前线飞行员大感不解。高层们默默回收了尸体,并嘱咐前线不得透露这次战斗的细节,更不能发表诸如"苏联空军在朝鲜"的言论。
这种奇怪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位朝鲜战争中的隐形棋手。虽然从事后的角度来看,朝鲜战争主要是中美两个棋手的半岛博弈,然而斯大林才是这场博弈中隐藏在暗处的最大玩家。
战后,苏联并未第一时间在北朝鲜建立一个类似于东欧诸国的卫星国。但是,北朝鲜在斯大林心目中本就是苏联用北海道换来的势力范围。碍于朝鲜的受害者身份与朝鲜统一的政治正确,斯大林并未推动北朝鲜的单独独立建国。但为了在朝鲜半岛扶持一个对苏友好的政权,苏联高度参与了北朝鲜劳动党在半岛北方进行的社会改造。
同时,在南方率先挑起半岛冲突时,察觉到机会的斯大林也毫不犹豫地对北朝鲜进行了军事支援。在斯大林的一手操纵下,北朝鲜在1950年初拥有了一支相对南朝鲜而言绝对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以及斯大林的支持,让金日成最终下定决心出兵统一美国控制下的南朝鲜。
![]()
但是斯大林很清楚,在冷战全面开始以后,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开启同美国的正面冲突是一件非常危险的行为。并且,朝鲜只是苏联势力范围的延伸,而非苏联的核心利益。因此,他在以装备大力援助北朝鲜之余,严格禁止苏联军队直接进入朝鲜。在斯大林的设想中,只要苏军不进入朝鲜,那么即使金日成启动全面统一战争,美国的干涉也会停留在可控范围之内。
可是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后,斯大林却突然发现他误判了美国人的战争决心。在金日成南下的第一时间,美国就同时在政治与军事两方面开始了全面动员。美国的强力介入,最终导致朝鲜人民军兵败釜山城下。
而在朝鲜战争初期,美国人所拥有的最大王牌则是其绝对的海空军优势。在美军与朝鲜人民军单独交锋最高潮的1950年10月,美军共计动用了10个大队1000多架作战飞机。而苏联人仅仅帮助北朝鲜建立了陆军。在美军的多次攻击之后,金日成手里几乎连一架能用的飞机都没有。在这一阶段,美国空军造成了北朝鲜军队三分之一的人员伤亡与过半数的装备损失。就连没怎么同飞机打过交道的金日成都意识到了空军在现代战场上的关键地位。
然而,空军不同于可以用装备短时间武装起来的陆军。空军飞行员、指挥官与地勤人员的训练都是需要时间的工作。当美军仁川登陆之后,北朝鲜的溃败已成定局,没有资本、也没有时间训练空军的金日成已经不可能在战场上创造什么奇迹。
![]()
1950年10月1日,金日成终于向中国求援。然而,此时的新中国刚刚建立,同样没有可同美军抗衡的空军部队。这样的志愿军即使能同美国陆军抗衡,也无法承受肆无忌惮的美国空军所造成的损失。
然而,令金日成没想到的是,新中国面对美国的威胁,依然在10月下旬果断出兵朝鲜。其实,新中国并非没想到这一点,真正的谈判在两个月前便悄然展开。当美国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的同时,新中国的领导人们就敏锐地意识到,美国不惜冒着同苏联产生全面冲突的风险干涉朝鲜半岛,其意在威慑新中国。一旦美军全面介入朝鲜半岛局势,那么金日成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给未来的志愿军入朝铺平道路,1950年8月,毛主席便根据年初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要求斯大林向中国提供空军支援。既然中国人愿意代替苏联对抗咄咄逼人的美国,此时正不知道如何解决朝鲜问题的斯大林果断同意了中国人的要求。
自此,苏联空军作为一股隐形的力量,深度参与几乎整场朝鲜战争。自1950年8月开始,苏联空军中的13个师级单位从欧洲等地首先开赴中国内地,几乎在志愿军入朝的同时,苏联空军就展开了同美军的交锋。1950年11月1日,苏联空军出动米格-15战斗机,击落了美军2架F-82战斗机,拉开了苏联空军入朝的序幕。
![]()
随着志愿军在地面战场带来的一系列胜利,斯大林也愈发愿意在朝鲜半岛下注。在1951年,活跃在朝鲜半岛的苏联空军多次对美军轰炸机展开攻击。这一年10月23日的一场空战中,苏联空军甚至击落了3架由89架战斗机护航的B-29战略轰炸机。苏联空军的米格-15战斗机甚至一度令美国空军感到恐惧。
然而,苏联空军虽然斩获了大量战果,斯大林在这时期却对苏联空军参战一事做出了近乎苛刻的保密要求。在苏联空军入朝之前,斯大林为了避免与美国产生正面冲突,就对其做出了几项原则性要求:苏联空军人员必须暗中进驻中国与朝鲜的机场;在后续的行动中,不允许从苏联本土起飞的飞机进入朝鲜战场;所有苏联战机都要使用中国空军与朝鲜空军的涂装;同时在空中交谈,也不允许使用俄语。此外,斯大林不允许任何苏联空军飞行员被俘。而一旦苏联飞行员出现不得不在美军占领区内跳伞的情况,其解决方式就只剩下自我了断。这几项要求已经令苏联空军飞行员倍感困扰,斯大林提出的最后一个要求则更加苛刻:苏联空军不被允许出现在日本海与黄海海面,也不被允许出现在南朝鲜上空。实际上,苏联空军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鸭绿江到青川江之间的狭小地带上。在日后的战争中,每当美军飞机抵达这一地带,就会受到来自米格战机的攻击;而当美军飞机逃出这一地区时,米格战机却又像幽灵一样消失。日后,美军将这片危险的区域称之为米格走廊。
![]()
而因为这些策略,斯大林自始至终也没有受到美国对其干涉朝鲜局势的指责。可实际上米格走廊的存在,令许多美军飞行员也开始怀疑苏联空军是否已经抵达了朝鲜。但在这件事上,美国政府却三缄其口,甚至主动压制空军高层与媒体,不允许他们探究朝鲜战场上空是否有苏联空军。其实原因在于,苏联空军的存在是为了制衡美国,而并非对美国产生致命威胁。正是基于这种考量,即使1951年苏联空军加大了对朝鲜半岛的投入,朝鲜战争中的制空权依然牢牢地掌握在美国人的手中。苏联空军的存在实际上是对美军的一种平衡。美国并不认为自己组织起来的联合国军无法对抗对面的中朝联军。因此,苏联空军对美国空军的适度削弱,同样有利于平衡战场局势,避免战争升级。美国在掌握苏联空军参战之后的沉默,也是基于同苏联近乎相同的考虑。苏联空军的介入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朝鲜半岛内的实力对比,而苏联人的谨小慎微,显然是不想同美国全面开战。在全面开战这个问题上,美国人也与苏联人有着一样的想法。因此,只要对苏联空军进行适度压制,而非在公开场合对苏联进行指责,那么便既可以通过默许苏联的暗中行动,为斯大林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进而不会令其考虑同美国全面对抗;美国空军也可以完全压制这一支并不强大的空军,从事实上消除苏联空军介入半岛的影响。
![]()
在美苏两国的无声对抗之下,苏联空军介入一事,在战后也同样不为人知。而在苏联解体以后公布的档案,才令美国意识到当年他们到底在同一位多么庞大的隐形棋手对弈。俄罗斯联邦公布的数据显示,前后参与朝鲜战争的苏军总人数总计多达72000人。而在1952年时,同时参战的苏军人数最多时达26000人,他们的战果则是1309架美军飞机。
此外,苏联空军最后的一项任务就是参与中国空军的建设。1951年11月21日,美国空军参谋长的一句话或许可以为这个故事画上一个句号,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空军强国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