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既是校园书声琅琅的开学季,也是致敬师者耕耘的教师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戒除毒瘾的无声战场,戒毒人民警察以警徽为灯、以教诲为桨,为迷失的灵魂摆渡重生之路。他们既是场所安全的坚定守护者,更是迷途者回归正途的“灵魂摆渡人”。
金秋九月,贵州省戒毒管理局微信公众号以“师者警心”为主题,分享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中,那些用希望点亮黑暗、用坚守唤醒新生的教育戒治故事。
今日,给大家讲述贵州省黔东强制隔离戒毒所师者——杨智明的故事。
![]()
作为戒毒人民警察,我们要用知识破迷思,用耐心解心结,用专业筑希望,在“师者警心”的坚守里,帮他们走出毒雾。
还记得宋某刚入所时,因依托咪酯的药物影响,说话语无伦次,连基本的表达都很困难。我按照“教育攻心+专业攻坚”的思路,联合心理老师做认知矫正,配合医生做康复治疗,以“心理辅导员+老师”的身份对他说:“别怕,戒治路上我们一起努力!先从说清一句话开始,慢慢来。”每次他有一点进步,我都及时鼓励。如今的宋某,不仅能清晰表达,还主动当起“禁毒宣传员”,给其他人讲毒品的危害。
因毒驾入所的潘某更执拗,总念叨“吸两口依托咪酯不影响开车”。我拿出整理好的依托咪酯危害数据和毒驾惨案照片,一字一句说:“法律不会容忍侥幸,你的家人更盼着你清醒回家。”同时,用“社会协同”的思路联系他的家属,让家属通过远程视频协助我们做他的思想工作。当潘某看到妻子红着眼眶说“我信你能改好”时,终于红了眼。后来他主动找到我们:“警官老师,我错了,出去后我要当禁毒志愿者,帮更多人别走我的路。”
还有个22岁的年轻学员,刚来时总垂着头说“戒不掉,没希望”。我抓住“家庭情感”这个突破口,一边用“心理干预+家庭支持”的策略帮他疏导焦虑,一边每周和他父母通电话,让家人多给予鼓励。同时,还给他推荐了职业技能课,拍着他的肩说:“只要你不放弃,我们就不会放弃你!学门手艺,出去后靠双手过日子,比什么都强。”慢慢地,小伙子眼里有了光,不仅认真参加康复训练,还在技能课上练得格外用心,说以后想开家小维修店。
为帮助更多人,省黔东所把这些一线摸索出的办法整理成“实操手册”,并将“处方式” 康复训练、苗医缓解戒断反应等经验在全所推广,让专项戒治更具针对性、科学性。看着学员们从迷茫到坚定,从抗拒到主动,我深知,“师者警心”从来不是口号——是课堂上的循循善诱,是心理疏导时的耐心倾听,是课后陪伴的不离不弃。我愿做这盏灯,帮戒毒人员走出黑暗,朝着“天下无毒”的愿景,一直走下去。
来源:省黔东所
作者:杨智明
2025年第724期(总第12450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