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蒙古男人,相关的词语仿佛就是剽悍威猛,包括粗犷、奔放这些习惯性的说法。这大抵是不错的,但你走近或者说熟识蒙古男人,令人惊讶以及让人难忘的却是他们的柔情。
所谓 “柔情”,说的是蒙古男人心肠软。虽然他们同时还有刚毅、暴躁这些特征。你看蒙古男人的眼睛,眸子深处总藏有一些珍怜。当他们注视马、羊、孩子和女人的时候,这种珍怜便会流露出来,仿佛面对一个易碎的珍品。因此,他们经常赞美的是马、女人和土地。”---鲍尔吉原野
读完作家鲍尔吉原野写的散文《蒙古男人》,才勉强明白为什么有的人看大海的眼神会是饱含深情,小编说的人便是国内冲浪圈的元老铁桩(TZ)。
![]()
图片由铁桩提供
铁桩身上的标签很多,例如“中国第一代职业冲浪运动员”、“中国男子长板冲浪冠军”、“中国国家冲浪队队员”、“首位赴澳参加亚太长板公开赛的华人选手”……对于中国冲浪圈来说,他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人。
“我从内蒙古大漠里走出来,没想到在大海里找到了另一个人生。”---铁桩
![]()
图片由铁桩提供
1984年铁桩出生在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的一个普通家庭中,作为家里第二个孩子,上有大3岁的哥哥,下有小2岁的弟弟,还有一个老幺是妹妹。兄弟姐妹多的人都懂排在中间是一个怎样的位置,正所谓“顾大疼小,老二没人关心”。
不管父母是有意无意,中间孩子确实最容易成为被忽视的那一个,因此小时候铁桩是一个自尊、自强却十分内向的孩子。
![]()
图片由铁桩提供
稍微长大一些后,他可以自由行动,经常跑到舅舅家帮忙放羊、放牛、骑马,那环境正如《敕勒歌》里写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舅舅家附近有一条河,铁桩经常和朋友们在河里游泳、摸鱼,流水轻柔地抚摸他的肌肤,那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非常温柔舒适。
15岁的时候,学习成绩不好的铁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毅然地退学,踏入属于自己的社会学校。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修车店当学徒,但3个月后,他就意识到这种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
人活着就要有理想,有目的,不顾一切去奋斗。至于奋斗的结果是不是成功,有时并不重要。
![]()
图片由铁桩提供
铁桩想要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去哪儿都可以。当时有老乡跟他提议:“我要去沈阳打工,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好,我跟你一起去沈阳!”
试想一下,一个初中文凭的年轻人在大城市能有什么机会!
![]()
图片由铁桩提供
铁桩跟着老乡一起去建筑工地当搬运工,大家一起住在简陋的工地仓库里,连门都没有。冬天的时候,外面下着大雪,寒风呼呼地往仓库里面吹,大家只能找几块塑料板挡挡寒风,所有人晚上只能穿上最厚的衣服才勉强能睡觉。
生活过得苦一点倒是无所谓,毕竟活着哪有不苦的,关键是挣不到几个钱,每天工资是20多块钱,连过年回家的火车票都买不起。这种日子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足足六年。彼时铁桩唯一的爱好就是音乐,内蒙人大多能歌善舞,他便是如此,休息的时候抽根烟,听听歌就是享受。
不知不觉,铁桩从一个少不更事的青少年长成一个壮实的大人。
![]()
图片由铁桩提供
没有学历和技能傍身的他,干来干去只能做体力活。一种强烈的学习意愿在铁桩的心底萌发,他决定想着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学一些有用的知识。
思索再三后,他报考菏泽齐鲁音乐学院,高分通过艺考后,顺利拿到录取通知书。随后他意识到自己是没钱交学费的,而且无法跟家里开口,迫不得已,他只能选择放弃报名入学。
一直看不到希望,不是最痛苦的事情,而是让你看到了,然后再夺走,这才是最痛苦。
2003年铁桩怀揣着希望和梦想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
![]()
图片由铁桩提供
来到北京后,他在一家音响店做起调音师,经常因接演出忙得不可开交,有时连觉都没法睡,但铁桩心里是高兴的,用打工换学技术,自己做得不错。很快现实狠狠地扇他一巴掌,无良老板一直拖欠着工资。
为了维持生活陆续做了保安和水暖工等工作,不久后他回到“舒适区”,干起建筑工人的活。
![]()
图片由铁桩提供
原来北京不是想象中的黄金天堂,都市也没有当初的梦想。既然如此,那不如结束北漂日子回到家乡。
为了挣钱,他在呼和浩特奶站做起杂工。一年后遇到呼和浩特和海拉尔的工程队在招人,他再次重操旧业干起建筑的活,跑去修铁路桥、高速桥。
修着修着,几年时间过去了。
![]()
图片由铁桩提供
2008年,铁桩的弟弟跑到海南万宁日月湾景区工作,他打电话给哥哥,询问其想不想来海南工作。思索片刻后,铁桩从老家库伦坐三个小时大巴到通辽市,然后坐15小时火车到北京,再从北京36个小时转到海口。
估计此时的铁桩也想不到,这一趟千辛万苦的海南之旅会改变自己的一生。不少人觉得冥冥中有一股神秘力量在操控着每一个人的人生,这股力量叫做“命运”,你相信命中注定吗?
落地海南后,他在日月湾景区做起牵马人,每天穿着短袖工作服,牵马四处寻找游客拍照,一天做足14个小时,从天亮到天黑,工作待遇是包吃包住,工资1500块钱(左右)。
![]()
图片由铁桩提供
工作地点位于海边,工作的时候,铁桩能将海边的情况尽收眼底。每次海边起浪的时候,有几个外国人拿着浪板组团过来冲浪。
铁桩瞧着他们拿着浪板在海里踏浪而行,觉得十分有意思,那是一种能让心跳加速的悸动,有一天他鼓起勇气上去跟外国浪手搭话。
![]()
图片由铁桩提供
“hello……那个……”对于英语只会一句“hello”的铁桩来说,上去搭话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你好,有什么事情吗?”原来那位外国人的中文说得非常溜,可以无障碍交流的。
“我看你们在冲浪,想跟你借一下浪板,下水试一下。”
“嗯,好的,你试试。”
原来铁桩“搭讪”的人是一个来自夏威夷的传教士,他们几人是一个叫做“surfing the nations”(冲浪国度)团队的成员,里面所有人都是基督教徒和冲浪发烧友。每年冬天该组织都会有几个人组团到海南冲浪。冲浪之余,他们会做一些公益活动,例如去日月湾附近的小学,发放衣服和生活用品之类的。
![]()
图片由铁桩提供
有了第一次的接触,之后就好说话了。有趣的是,几位外国人误以为拍照的话,铁桩能够有提成,于是经常过来“帮衬”拍照。双方你来我往一段时间后,大家就熟悉起来了。
几位外国友人回国前组织一个海边聚会,其中那位最初被搭话的外国人将自己的浪板送给铁桩。
![]()
图片由铁桩提供
一个全新的故事就开始了!
24岁才开始接触到冲浪,晚吗?
其实所有的为时已晚都是恰逢其时,活在当下,现在永远是最好的开始。
当时正值夏季,处在新手期的铁桩对大海是有点害怕的,“那个浪,太大了,我还是新手,一下就被扣下来,在水里一直翻滚,我呛了很多水,还被冲浪板打到腿。”
![]()
图片由铁桩提供
友人们离开后,铁桩意识到两个重要的问题,其一他不懂冲浪,附近也没有人能教,彼时的日月湾不比现在,冲浪的人屈指可数,而且全是外国人。其二,他没有时间,每天的工作时间太长,根本没时间冲浪。
“每天早上6点多就要起来工作,牵着马儿四处寻找游客拍照,到冬天,海边冷风刺骨,但我必须穿着工作服(短袖短裤),特别冷。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没时间冲浪,五、六点下班以后天很快就黑了,加上午休时间。每天只有一两个小时可以冲浪。”---铁桩
![]()
图片由铁桩提供
很快他辞去牵马的工作,在一家名为“冲浪海南冲浪俱乐部”(surfing海南)的店里找到一份工作,从此冲浪变成工作,每天要下水5、6个小时。
时间来到2009年,铁桩在冲浪技术上略有小成,算是正式脱离新手期。次年冲浪海南冲浪俱乐部在海南本土举办一个冲浪比赛,第一次参赛的铁桩拿到最佳新人奖。
![]()
图片由铁桩提供
两年后他离开俱乐部,找了一份酒吧的工作,夜晚上班白天冲浪,抓住一切机会苦练自己的冲浪技术。与此同时,他赢得冲浪海南公开赛长板第4名,成为获得世界男子长板决赛外卡的唯一国内选手。
之后铁桩频繁亮相国内外各大冲浪比赛,接着满世界比赛的契机,他开始自己的冲浪旅行。对于浪人来说,“走遍全世界的浪点”一定在他(她)们的人生清单中。
![]()
图片由铁桩提供
为了冲浪,铁桩的足迹走过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日本、澳洲、西班牙、法国等国家,“我是一边参加比赛,一边冲浪旅行。冲浪旅行很有趣的,你会遇到一些有趣的人,认识当地的浪人们,吃到当地的特色美食。冲浪比赛也好玩,跟外国浪手们同台竞技,他们都很强,让我大开眼界,能学到很多东西。”
![]()
图片由铁桩提供
有美好的回忆,自然也有不为人知的危险,例如澳洲、夏威夷和南非的浪点有剧毒水母,有些地方还有鲨鱼。
有一次铁桩被一只小得几乎看不见的水母碰到,浑身过敏痒了好几天,那滋味难受到差点让他患上水母PTSD。
![]()
图片由铁桩提供
与此同时,铁桩成立自己的冲浪板品牌TZ SURFBOARD,致力于为国内浪人提供可靠的入门级&过渡期冲浪板,帮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冲浪板版型。
2014年他在澳洲结识传奇削板师John Nielsen,两人合作开发TZ SURFBOARD的第一款浪板TZ Noserider。时至今日,TZ SURFBOARD已经有出多款长板产品,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
铁桩和John Nielsen
![]()
TZ SURFBOARD的第一款浪板
TZSURFin x LazyLeft"Beach Business "系列
![]()
TZSURFin(2021)
TZSURFin(2022)
谁能想到曾经那个只会说“hello”、“How arre you”的人,为了冲浪硬是练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
2014年ISA世界冲浪运动会在中国日月湾有比赛并邀请中国队参加,可当时冲浪没有正式的国家队。随后国内几位玩得好的浪手铁桩、许景森、黄漠雨、张良、杨雪和杨佳瑞全部被召唤,他(她)们组建中国第一支国家冲浪队。
![]()
![]()
中国第一支国家冲浪队
![]()
海南万宁日月湾国际冲浪赛(2014)
![]()
十年前VS十年后
随着在各大冲浪赛事上亮相,铁桩在国内冲浪圈的名气逐渐提升。2016年,一部名为《从大漠走来的冲浪冠军-铁桩》亮相班夫山地电影节(户外电影奥斯卡)。同年铁桩参加东京都知事杯冲浪大赛,并获得长板冠军。
冲浪不仅让铁桩收获事业、荣誉、成就和快乐,还让他认识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日本冲浪发烧友千叶秀信。
![]()
千叶秀信和铁桩(图片由铁桩提供)
千叶秀信是一位长期待在海南的日本浪手,他经常将自己的经验和冲浪技术分享给铁桩。铁桩的冲浪技术能突飞猛进有他的一份功劳。
之后千叶秀信回国,铁桩去日本冲浪和比赛,两人宾主互换。千叶秀信给铁桩做向导,带着他玩遍日本的浪点,好好地“浪”一把。有时风景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身边正好有同伴,若是只有一个人,想来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
图片由铁桩提供
如今铁桩居住在海南万宁,冲浪、做冲浪品牌、教人冲浪、推广冲浪文化……人总要沉溺在一种什么东西里,苟有所得,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活出自己的价值。
![]()
TZ SURFBOARD(图片由铁桩提供)
![]()
图片由铁桩提供
“冲浪对于你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对于我来说,冲浪一种生活方式。冲浪的时候,我会忘却一切的烦恼,全身心地投入到冲浪中,征服每一个浪,征服每一片大海。这种自由、宽阔的方式与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放牛骑马是一样的,反正我这辈子都离不开冲浪了。”
因为冲浪,在熙熙攘攘纷纷扰扰的俗世,铁桩总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宁静。
![]()
图片由铁桩提供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