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长春航展的静态展示区,一架满身岁月痕迹却暗藏锋芒的战机引发围观热潮——它正是从“功勋老将”蜕变而来的歼-6无人机。
![]()
从空战传奇到“坟场休眠”:歼-6的前世今生
说到歼-6,大家都知道它是我国国防的“老功臣”,它是一款单座双发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也是我国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于20世纪60年代由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工业公司根据前苏联米格-19仿制,采用头部进气,后掠翼,正常式布局,具有尺寸少、重量轻、推重比大、机动性好等特点,适用于近距空战格斗。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前线局部制空权,也可对地攻击。
![]()
歼-6于1958年初开始研制,1960年投入批生产,1964年首批歼-6战斗机交付中国空军使用。研发和服役时间还是很快的,参与战斗的时间也很快。1965年就参与了印巴战争,协助巴空军击落了12架印度军机,比歼-10在今年5月7日击落的印度战机都多。到了1972年5~7月,歼-6又在越南参加空战8次,击落美机7架。
![]()
歼-6于1983年停产,之后又服役了27年,于2010年6月12日正式退出中国空军装备序列,前后共服役了46年。
歼-6曾是我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战果最辉煌的中国产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共生产了5205架(包括出口数量),如此庞大的数量,放眼全球也十分罕见。如果都弃之不用,放在“飞机坟场”也相当占地方,如果能将它改造成无人机,那可真是做到了废品再利用了。
![]()
实际上歼-6战斗机在2010年退役后就被尝试改装为无人机了,而且常被用于执行战术训练任务,有报道称其在2013年起曾部署于福建连城基地,但并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
歼-6无人机首次与公众见面却是近日才有的事,2025年9月19日至23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在吉林长春举行,展会上歼-6无人机首次公开展示,让人们一睹这种战斗机改造的无人机的真容。才知道这款曾守护中国领空数十年的老式战机,如今已完成无人化重生,从沉寂的“飞机坟场”跃变为令对手忌惮的超音速攻击利器。
![]()
在雷达与导弹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歼-6以“你敢来,我就敢打”的铁血风格,成为守护祖国领空的核心力量。但随着航空技术的迭代,这款最大载弹量仅0.5吨、航程不足700公里的战机逐渐落伍,数千架退役的歼-6被封存在“飞机坟场”中静静锈蚀,一度被视作即将淘汰的“军事废物”。
![]()
不过,歼-6庞大的保有量、可靠的气动布局与超音速飞行能力,早已让军事界看到其改造潜力。多年来,“将歼-6改为无人机”的设想反复被提及——若能剥离有人驾驶系统,这款战机完全可化身低成本攻击平台。如今,长春航展的亮相终于让这一设想落地为实。
![]()
军工改造魔法:从“老兵”到“战神”的蜕变
歼-6无人机,正是歼-6走出“坟场”后的重生,它是中国军工“变废为宝”的经典之作。改造团队对这款老式战机进行了颠覆性升级,拆除了机炮武器系统、副油箱、弹射座椅等有人驾驶必需设备,腾出的空间全部服务于作战性能提升。核心改装集中在三大领域:
在航电系统上,加装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自动驾驶仪与地形匹配导航系统,配合北斗三号导航的跳屏抗干扰模块,不仅实现全自动精准飞行,定位精度达到米级,抗干扰能力也大幅提升。这意味着它既能按预设航线隐蔽突防,也能根据战场实时数据调整姿态,彻底摆脱了老式战机的操控局限。
![]()
在载荷能力上,改造实现了质的飞跃。通过优化机体结构与增加机翼挂架,歼-6无人机的载弹量从早期型号的0.5吨飙升至3.6吨,足足翻了7倍多,堪称是目前已服役的挂载能力最强的无人机。机翼下的6个挂点可挂载250公斤级炸弹等多种弹药,能一次性对6个大型军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
在航程与突防能力上,拆除冗余设备后,机身空间可全部用于装载燃油,航程从不足700公里暴涨至1300公里,台湾以东、冲绳基地等关键区域均纳入打击范围。更关键的是,它继承了歼-6的超音速基因,可保持超音速巡航状态突防,让敌方防空系统难以拦截。
数千架的威慑:超强轰炸+蜂群战术改写战场规则
歼-6无人机的真正威力,不仅在于单机性能的跃升,更源于其庞大基数构筑的战略威慑。据估算,包括退役封存机体在内,我国可改造的歼-6总数超5000架,这种“量大管饱”的优势,使其成为实施饱和打击的理想装备。在现代战场中,它的作战价值体现在多种维度:
![]()
作为“消耗型尖兵”,歼-6无人机可率先发起冲锋。在台海等潜在冲突场景中,数千架无人机组成的“蜂群”分波次飞越海峡,既能通过模拟现役战机的雷达信号充当诱饵,消耗敌方防空导弹与高炮弹药,也能直接对雷达站、防空阵地等目标实施自杀式撞击——6吨机体加燃油的冲击力堪比战术核弹,足以瘫痪关键设施。
作为“精确打击平台”,其3.6吨载弹量可对机场跑道、弹药库、航母甲板等大型目标实施精准投弹。地形匹配导航与米级定位精度确保打击效能,而极低的改装成本,使其无需顾虑损失,可在高危战场环境中放心使用。
![]()
作为“训练保障骨干”,部分歼-6无人机还承担着靶机职责,为战斗机飞行员、防空导弹操纵人员提供实战化演练目标,助力提升部队防空反导能力。这种“作战+训练”的双重价值,让每一架改造后的歼-6都物尽其用。
外媒惊叹:“过时装备的逆袭范本”
歼-6无人机的亮相也引发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外媒普遍认为,即便中国已拥有先进的隐身无人机,歼-6的无人化改造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军事价值——它用最低成本实现了战略威慑的最大化。
![]()
从空战传奇到“坟场废物”,再到如今的“新式战神”,歼-6的蜕变之路,是中国军工创新能力的生动注脚。当5000架超音速攻击无人机形成战力,这款承载着一代人记忆的老战机,正以全新姿态续写传奇,成为重塑区域海空格局的重要力量。正如观展群众的评价:“改头换面,重上战场——向歼-6致敬!”
![]()
消息来源:《环球时报》9月23日报道《歼-6无人机,亮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