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我们专注于分享物业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最新动态。如果您对物业服务质量,物业管理制度、行业法规等话题感兴趣,欢迎您关注我。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探索和学习,共同推动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期待您的加入!
小区公共收益岂能成“秘密账本”?观山湖区严查物业侵占行为,业主权益保护再升级!
电梯广告琳琅满目,公共车位一位难求,这些属于全体业主的收益到底流向何方?
今年以来,观山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重拳出击,针对物业不作为、乱收费、侵占业主利益等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在全区范围内,一场针对物业公司基本情况、履约情况和公共收益确认情况的摸底检查全面展开。
近期,该局联合公安机关对问题突出的奥林花园小区物业公司进行查处,揭开了部分物业公司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的盖子。这场整治不仅是回应群众关切的及时雨,更是观山湖区推动物业服务透明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
01 物业整治动真格,七十二小区迎来“全面体检”
“观山湖区总共七十二个物业小区,六十三家物业公司,在开展这次集中整治以来,首先督促物业公司进行自查,同时我们也开展摸底检查。”观山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宋昊泽介绍。
自今年3月启动“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利益等问题”集中整治以来,区住建局组织专项工作组,围绕物业公司基本信息、合同履约情况及公共收益收支明细等关键环节,逐一开展摸排排查。
这场整治行动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督促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另一方面同步进行实地核查与台账比对,确保摸排工作不留死角。这种方法既给了物业公司自我改正的机会,又保证了检查的客观公正性。
排查过程中,专项工作组发现部分物业公司存在侵占业主公共收益行为,其中奥林花园小区问题较为典型。该小区物业公司的从业人员没有将公共收益使用到业主的公共区域,这一问题最终导致联合公安机关介入处理。
02 奥林花园案例曝光,公共收益去哪了?
“奥林花园小区物业公司的从业人员没有将公共收益使用到业主的公共区域。”宋昊泽副局长指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联合公安部门对他们进行了检查和摸排,通过摸排发现该种情况确实属于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的范围。”
公共收益是指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经营所产生的收入,依法应当属于全体业主所有。常见的公共收益包括:公共区域的广告收入、小区公共停车位收入、公共场地租赁收入、自动售货机进场费、通信基站场地租赁费等。
这些收益本应用于补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或改善小区公共服务,但现实中却常常成为物业公司的“私房钱”。奥林花园小区的情况并非个例,许多小区的公共收益流向成了一笔“糊涂账”。
观山湖区住建局与公安机关的联合执法,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侵占业主公共收益不是简单的民事纠纷,可能触犯法律,面临刑事打击。
目前,公安机关已对奥林花园案件进行进一步查处,住建部门将配合公安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03 物业公司如何管好公共收益?透明是关键
面对公共收益管理这一“老大难”问题,物业公司应当如何规范操作,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建立独立账户是基础。物业公司应当为小区公共收益设立专门账户,与公司自有账户分开管理,避免资金混同。专门账户的资金流动记录应清晰可查,确保每一笔收支都有据可依。
定期公示是关键。《物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物业公司应当定期公布公共收益的收支情况。公示不应流于形式,而要详细列明收入来源、金额、支出用途及凭证,并接受业主监督。建议每季度至少公示一次,重要支出项目应事前征询业主意见。
规范使用流程是保障。公共收益的使用应当遵循“业主受益、程序正当、账目清晰”原则。重大维修或改造项目应经过业主大会或业委会同意,并保留完整的决策记录和支出凭证。
引入第三方审计是加分项。有条件的物业公司可以主动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公共收益收支情况进行年度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向业主公布。这种主动接受监督的态度,有助于建立物业与业主之间的信任。
04 业主如何守护自己的“钱袋子”?
作为小区公共收益的最终所有者,业主们又该如何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业主应当了解自己的权利。根据《民法典》规定,建筑区划内的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等属于业主共有。利用这些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自然归业主所有。
积极参与小区公共事务。业主可以通过业主大会、业委会等渠道行使监督权。没有业委会的小区,可以考虑依法成立业委会,增强与物业公司的对话能力。
保留证据依法维权。当发现物业公司可能侵占公共收益时,业主可以要求物业公司公开相关账目,保留相关证据,向住建部门投诉举报。情节严重的,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观山湖区住建局的做法值得借鉴:发现的侵占业主公共收益和履约不到位的情况,我们将督促物业公司进行整改。对于拒绝不整改,或者说侵占业主公共收益情况较为严重的,我们将继续联合公安部门进行查处。
05 共建透明互信的物业服务环境
此次集中整治不仅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应急之举,更是观山湖区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的重要一环。
“下一步,观山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持续完善物业管理相关机制,推动建立公共收益公示制度,引导业主共同参与监督,构建透明、互信的物业服务环境。”宋昊泽副局长表示。
这一系列举措的背后,是对物业服务本质的回归。物业公司不应是小区的“管理者”,而是业主聘请的“服务者”;公共收益不是物业的“额外收入”,而是属于全体业主的共同财产。
透明的公共收益管理,最终受益的是各方。对业主而言,公共收益的合理使用可以改善居住环境,减少专项维修资金支出;对物业公司而言,规范管理可以建立企业信誉,促进长期合作;对社区而言,良好的物业服务关系有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居住环境。
随着观山湖区住建局与公安机关的持续介入,奥林花园案例的查处结果令人期待。这不仅关乎一个小区公共收益的归属,更关乎基层社区治理的公平正义。
公共收益管理看似小事,却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只有当每一部电梯广告的收入、每一个公共车位的租金都明明白白地用于小区建设,物业与业主之间才能建立真正的信任关系。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透明是最强的监督力。观山湖区的实践告诉我们,保护业主权益没有捷径,只有靠制度建设和严格执行。
(本文案例来源于公开报道,观点仅供参考。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果你认同本文观点,请点赞、在看、转发!
只有更多人关注,小区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关注我,了解更多的物业管理方面的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