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利率都 3.05% 了,比三年前低了整整一个百分点,怎么还是没人来买房?” 这是不少卖房人一直在内心纠结的问题,看着冷清的售楼处难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
9月前不久美联储刚刚降息25个基点后,国内楼市又迎来政策暖风,这也是很多人的预期,不过似乎我们表现比较冷静和淡定,当然官方也给出原因,虽然我们会参考国际环境的变化,但货币政策还是以我为主。
目前,多地房贷利率已经逼近3%的红线,不过对于购房者而言,他们的观望情绪似乎仍没有消散。
理论上来说,现在的房贷利率几乎已经降到了历史新低,以2025年8月份的数据为例,5年期以上 LPR稳定在3.5%,全国首套商业房贷利率普遍在3.05%至3.3%之间,而深圳、广州等城市部分可达2.9%-3.0%,跟公积金贷款利率差距越来越小了。
同时,存量房贷也同步受益,按新规已批量调整至LPR-30个基点,重定价后多降至3.3%。公积金贷款更具优势,5年以上首套利率低至2.6%。
低利率显著减少利息支出,我认为比起市场上提到的首付比例下调,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房贷利率下调,因为首付比例下调很容易让一些不自量力的人产生冲动,从而导致后续的麻烦,而房贷利率下调是真正的让利,能够有效降低买房成本。
比如百万30年期贷款,总利息可省数万元。这既减轻居民负担,也为刚需和改善型购房需求提供有力支持,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8月全国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仅3.1%,北京商业贷款利率:5 年以上首套房贷利率为LPR-45BP,即 3.05%;二套房贷利率方面,五环内为LPR-5BP,即3.45%,五环外为LPR-25BP,即3.25%。北京公积金贷款利率:5年以上首套房为2.6%,二套房为3.075%。
深圳取消首二套利率区分后,二套房利率降至3.05%,东莞、佛山等10城更是低至3%。若按贷款 200万、30年计算,利率从3.5%降至 3%,总利息可节省近10万元,月供减少270元。这样的成本降幅,在以往足以点燃市场热情。
但现实是购房者变得愈发谨慎,肯定不能否认降低房贷利率对市场的刺激效果,肯定是有的,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以前客户追着问 “利率还能降吗”,现在却反复打听 “我买了房子后房价会不会跌”。这种心态背后,是多重顾虑在作祟。有粉丝算账,即便利率降到2.8%,每月仍需还款8900元,可他所在的互联网公司正裁员,“万一失业,房贷就成了压垮家庭的大山”。
由此可见,现在大家担心的不仅仅是房地产市场,还包括自己的职业场,都得盘算万亿将来市场继续下跌或收入跟不上,那么高的房贷利率又该如何去偿还贷款,尽管市场层面讲,现在的利率已经足够低。
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的利率差更添焦虑。前两年高位入市的购房者仍在偿还4.5%以上的利率,而新买家享受着3%左右的优惠,这种落差让不少人选择暂缓置换。毕竟,老业主还在为高利率买单,谁愿意当接盘侠?
美联储降息打开了国内利率下调的空间,9月24日,FedWatch数据显示,目前市场对10月份美联储将连续降息的预期较高。市场押注美联储10月份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1.9%,不降息的概率仅为8.1%。我们的市场预期5年期LPR或进一步下降,部分城市可能突破3%下限。但单纯的利率下调已难破局。不过我觉得,购房者更关心的是收入稳定性、房价走势等核心问题,利率只是决策因素之一。
对刚需群体而言,2.7%-2.8%或许是心理临界点。这个区间意味着贷款100万30年总利息可控制在 50万元以内,月供不足4600元,与房租支出差距缩小。而改善型购房者更看重利率与房价的平衡,若利率降至2.9%且房价趋稳,可能会释放置换需求。
但政策制定者需把握好尺度。过低的利率可能引发投机。真正的破局之道,或许在于利率下调与就业保障、房价稳预期的协同发力。当购房者不再为饭碗发愁,不再担心资产贬值,即便利率在 3%左右,也会愿意迈出入市的步伐,过去不久如此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