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乡辉县市西部,太行山的怀抱中,藏着一座历经千年岁月洗礼的古镇——薄壁镇。
2021年,它曾入选第一批河南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这份荣誉背后,是它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地理风貌与浓郁的乡土风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千年古镇,探寻它的魅力所在!
千年地名,故事悠长
薄壁镇的名字,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古籍《山海经》。书中《中山经》记载“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水出焉”,这里的“薄山”便是如今薄壁镇的前身。
![]()
隋唐时期,薄壁口成为白陉古道的南出口,是中原通往山西的重要商道。当时,一王姓夫妇在此用高粱杆织箔为壁搭建店铺,供往来商旅行人食宿,因墙壁独特,“薄壁”之名便流传开来。
从春秋早期属共国,到战国归魏国,再到明清成为四方辐辏、客商云集的商贸重镇,薄壁镇的政区沿革见证了朝代的更迭,中心聚落及专名传承至今已有1300余年,每一段历史都为这座古镇增添了厚重的底蕴。
地理景观,如诗如画
薄壁镇地处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结合部,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国家5A级景区河南宝泉旅游度假区就坐落于此,景区总面积11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8%,是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
![]()
![]()
![]()
这里有落差320米的见龙瀑,气势恢宏;有“中原瀑布群”之称的中华千瀑谷,五步一潭、十步一瀑;还有桃花坪、奇石走廊、翡翠海、招宝石、红石广场等特色景观,每一处都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
![]()
此外,宝泉・崖天下项目更是为游客带来极致的观光体验。L型洞穴电梯、猿人峰观光电梯、洛伽寺空中巴士、祥云观景台等设施,让你在欣赏太行山水的同时,感受惊险与刺激。
历史遗存,熠熠生辉
![]()
白云寺: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云寺始建于唐高宗年间,历经宋、元、明、清多代修缮。寺内大雄宝殿保留明代建筑风格,还有元、明、清时期的高僧灵塔6座,其中普照大禅师石塔造型优美、雕刻细腻,是元代石雕艺术的佳作。乾隆皇帝曾驾临此地,文人墨客也纷纷留下诗篇,为古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更值得一提的是,1943年冬,八路军129师皮定均司令员曾在白云寺设置前线指挥所,打响薄壁战役,让这座古寺又多了一段红色记忆。
![]()
宝泉玉皇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山神庙,明代晚期创建,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多次重修并改名。抗战时期,这里成为辉嘉县抗日民主政府办公地,见证了革命先辈们的抗日斗争历程。
![]()
白陉古道:作为太行八陉之一,白陉古道南起薄壁镇,全长约50公里,路面用青石铺设,设有防滑、防冲刷设施。从春秋齐晋争霸到解放战争,这里见证了无数战事;作为商贸古道,它曾是晋豫之间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每日马帮驮队络绎不绝,堪称“太行山上的丝绸之路”。
![]()
“碧水丹山”刻石:位于宝泉南门关上,由明代河南巡抚李宗枢于嘉靖二十二年题写,字体遒劲有力,见证了南门关作为军事防御要地的辉煌历史。
![]()
![]()
红色印记:薄壁镇还是一片红色热土。中共辉嘉县委员会旧址、中共太行城市工作部新乡工作委员会旧址、八路军后方医院旧址、陈赓驻平甸抗战指挥部旧址等,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奋斗足迹。皮定均收复薄壁镇、辉嘉县武工队抗击日伪军等事迹,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名特土产,独具风味
盛产连翘、柴胡、桔梗、血参、山楂、木藤、山药、益母草、茱萸、山蜂蜜......还有山里特产山里红、核桃、板栗、蜜桃、甜梨、山韭菜、木耳、地衣、香菇等。
![]()
![]()
西高岗地,是五谷杂粮种植区,盛产玉米、谷子、芝麻、花生、豆子、红薯,河沟地里产芋头。
如今的薄壁镇,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宝库,更是充满活力的发展热土。镇内交通便利,省道S306、S230穿境而过,郑云高速出站口近在咫尺。河南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宝泉旅游度假区等项目的建设,为古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薄壁镇,这座集千年历史、红色记忆、自然美景与乡土风情于一体的古镇,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无论是探寻历史古迹、感受红色文化,还是欣赏自然景观、体验民俗风情,这里都能让你收获满满。
趁着时光正好,不妨来辉县薄壁镇,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旅之旅,感受这座千年古镇的独特魅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