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成都成都
成都,带不走的。
上周,我们对成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深度考察。
从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到让人泪流满面的麻辣火锅,再到公园里清香缭绕的盖碗茶,成都是安逸的。
从文化与商业深度融合的宽窄巷子,到传统与潮流丝滑嵌套的地标太古里,成都是创新的。
而当我们聚焦到房地产,从主城更新到新区建设,成都也是大胆的。
![]()
①
吃成都
“在成都啷个吃火锅嘛,我们成都人吃嘞是串串,吃火锅那是重庆!”
快车师傅对我们要去吃火锅表示不理解,然而还是热情的推荐了几家排名靠前的火锅店。
“排队排得老长了,火锅嘛哪家都差不多撒,等位要2小时......”
在精准吐槽我们这些“外地人”之后,师傅又补充了一个小故事:上次我朋友从广州来,他起飞我就来拿号,等他到了成都,刚好轮到。
当裹满辣椒面的肉片在红油锅里上下翻滚,成都的味道,首先在浓烈的香和炸裂的辣里刺激着我们的味蕾。
②
看成都
去成都之前,我们发现最近“花园入户”“空中院馆”等打破自然边界的产品创新点在成都房地产市场中频繁出现,住宅新规下越做越大的“光厅、花园餐吧”会被成都具象化为什么样的场景?
即使我们已经有了预料,但在进入实体样板间的那一刻,还是被“震撼”到了——成都居然这么敢!
![]()
锦江边上一层一户的大平层,超宽的客厅连通阳台,配上全景落地窗,塑造出“万里江山入我怀”的宽阔感。有的项目单阳台长度就高达25米,更别提得房率“破表”、项目“无法计算单价”的户型(具体可以私聊)。
而行业闻名的麓湖,别墅产品已经不追求独栋了,他们最贵的是独岛——四面环水、户均独立游艇泊位。而且,每个岛屿的建筑外立面都具有强烈的设计感,区别于城市传统小区的和谐统一,麓湖的岛,每个都像“一只特立独行的猫”。
站在麓湖的岛屿上眺望对岸,有种“天外来客”的体感。
![]()
新规之下,成都的房地产极其热爱“把花园搬进家里”,尤其是搬进大平层。从入户的花厅,到多功能室的茶室,再到阳台的花园,有的户型(叠墅)甚至1套设有7个“花园”。
在成都,这样即将传统院落文化与高层建筑形态深度融合,又消解了高层住宅的“离地”感的项目,还不少。
![]()
成都“四代宅”、好房子频频刷新大家眼界,这背后一方面是设计创新,但更重要的则是建筑法规的宽松。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在9月9日发布的《〈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4)〉的补充规定》中,对此前不计容的一些空间纳入了管控,未来会秉持“面积可以偷,但不可以胡来”的原则,这会更考验项目的创新能力。
但总体上,成都,很超前!
③
谈成都
成都的企业家,兼具务实与大胆的气质。
很务实——不熟悉的领域我不做,就在房地产一块地一块地的做好。
又很大胆——之前还是只做刚需,这次直接上千万级别的顶豪产品。
成都的人民,追求安逸,但也不乏野心。
追求安逸——天府新区啷个远,我们平时都懒得去。
但也十分活泛——如果工作需要的话,去也不麻烦嘛......
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当我们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我们对她的理解与偏爱,就更多了一分。
成都的烟火是带不走的,大熊猫也是带不走的。但成都大胆创新的气质与融入自然的追求,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带走的。
除此之外,能带走的就还有火锅底料和麻辣兔头了......
02
中铁建在成都的10年MVP经验,为其他房企布局一线提供了什么思路?
蜀道难不难?
2025年上半年,成都楼市再次位居全国新房成交榜首。
数据显示,期内一手住宅成交面积达701.3万㎡,这已是成都第12年领跑全国新房市场。土地市场同样表现强劲:上半年成都土地出让总金额424.9亿元,位列全国第四,仅次于杭州、北京和上海,稳居新一线城市头部阵营;总出让建筑面积398.6万㎡,排名全国第二;平均溢价率达20.7%,同样高居全国第二,均仅次于杭州。
成都作为国家战略上的大后方,一直享有充分的政策与资源支持,也是全国少数仍保持强劲活力的房地产市场之一。
众多房企因此纷纷加大在成都的战略布局。其中,中国铁建的表现尤为亮眼:2025年上半年,中铁建以约75.9亿元销售额和31.3万㎡销售面积,夺得成都市场“双料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其领先优势由来已久:2024年全年,中铁建地产便以207.6亿的销售额位列成都房企TOP30榜首。且自2016年底首次进入成都房企TOP10以来,中铁建西南区域成都公司已连续10年保持在这一行列。
我们不得不思考,成都作为热门新一线城市,属于标准的兵家必争之地,不论是民营与国有企业均十分活跃。作为一家央企,中铁建如何能在成都市场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下图为中铁建在成都的发展历程
![]()
①
在8月期《晨光地产行研》中,我们对中铁建的“成都之路”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中国铁建的成都发展之路,具体可以拆解为以下4步:
第一步,精准布局、持续迭代,建立市场影响力
2010年,公司敏锐捕捉到成都“南拓”战略机遇,果断在高新区金融城板块拿地,并推出首个高端精装改善产品——西派国际,并以全精装交付打破了西南区域以清水房为主的惯例,确立了中铁建在西南地区的高端产品形象。
2013年,继续在高新区推出第二个西派系产品——西派澜岸,以园林、户型等迭代强化了该系列的高端改善定位。
到2024年推出五大全新“西派”项目,中铁建在不断压仓成都的过程中,通过产品的持续迭代,建立起了高端住宅市场影响力。
第二步,紧跟规划,重仓特定区域
2015年《武侯新城核心区概念规划方案》发布,2016年(规划出炉次年)中铁建便以36.2亿元重仓武侯新城,以近乎当时区域均价两倍的地价拿下320亩低密地块,并开发为首个高端项目——西派城。直接推动武侯新城从首置首改型市场向高端居住板块转型。
此后,中铁建持续加大在武侯新城的布局力度,八年开发9个项目,到2024年,中铁建五个项目的总销售额,占到武侯新城全年新房销售总额的68%。
第三步,保持敏锐,顺应周期及时调仓
2018年房地产开始步入调整轨道,中铁建将重点转回主城,加大对老城青羊区的布局力度。
2019年,高端项目西派浣花首入青羊区浣花溪板块;2020年,再度落子青羊金沙板块推出西派金沙。截至目前,中铁建在青羊区已布局5个项目,2021-2024年连续四年蝉联区域销售额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成都提出“三个做优做强”,“回归主城”成为基调。而中铁建已经先于政策启动战略回调——2021至2024年,中铁建在成都共竞得11宗土地,总计约775亩,其中8宗位于主城区,总面积532亩,拿地金额占比超70%。
第四步,结合先天基因,轻重结合发展
2019年,成都全面启动首批TOD示范项目建设,武侯新城被规划为“产业+居住+轨道交通”核心区,区域内TOD项目众多。
深耕武侯区多年的中铁建,品牌影响力加上先天的施工基因,中铁建在TOD开发方面具备天然优势,于是公司迅速调整战略,积极推动在代建领域的布局。
目前,中铁建已携手武侯资本、汇厦建投、天府产城、兴蓉西集团等企业,在武侯新城、青羊、锦江、光华新城等板块开发了多个项目,成为成都代建领域首家“百亿级”房企。
具体分析内容详见《晨光地产行研》8月期。
②
通过对中铁建在成都市场的发展策略梳理,我们发现在一个城市获取经营的连续性、不下牌桌且不断做大规模,是企业立足的关键。
但事实上,像成都乃至能级更高的核心城市,对于房地产来说香饽饽一般的存在,市场竞争激烈,想要获得连续经营并不断做大,仅凭勤奋很难实现。
但通过中铁建在成都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一下参考:
1、重仓押注特定区域(如武侯新城、青羊区),将其打造为“根据地”......
2、产品迭代塑造品牌......
3、并整合多方资源,积极介入城市运营......
4、“轻重结合”......
详细分析见《晨光地产行研》8月期。
显然,中铁建的实践,为房企在高能级市场的战略布局与长期发展提供了重要范本!更值得注意的是,纵观其它一线城市,头部房企们往往也具有相似的发展路径。
如中海、保利、招商在北京市场的打法,以及中海、保利在上海的打法等。具体分析内容详见《晨光地产行研》8月期。
具体内容详见《晨光地产行研》8月期。
③
我们认为,若想在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立足,企业至少也需具备以下三方面能力:
其一,应有一到两个“压舱石”区域,一旦明确,就应坚持区域深耕......
其二,储备至少一两个重大项目,既可以是非市场化的跨周期项目,也可依托招拍挂拿下的具有长期影响力的项目......
其三,轻重结合,赋能城市,通过合作推进“城市共建”......
『 产品介绍 』
《晨光地产行研》
房地产行业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刘晨光』先生主持出品
每2月一期
从国际视野、金融趋势、城市运营、财政运营、企业运营等多维度
全盘监测地产行业运行态势
前瞻分析影响地产走势的中宏观要素
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高质参考
帮助企业管理者洞察趋势,制胜未来!
数年打磨成型,获江浙沪派系房企高管盛赞
是房地产投资者必读的战略内参
市场瞬息万变,抓住关键信息,就能抓住发展机会
更多讨论,请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请戳小程序 FOCUS地产战略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企业观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