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中有部分品种,技术壁垒高,研发难度大, 原研上市多年,仿制却一直未突破,令人沮丧。静脉铁剂,就是其中之一。
9 月8 日,NMPA的通知件里,仁合益康的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收到了通知件,继先声药业仿制失败之后,仁合益康也再度失败了。
缺铁及缺铁性贫血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之一,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药物主要为补铁剂,按照服用方式分为口服铁剂和静脉铁剂,口服铁剂为首选方案,但是对于口服铁剂不耐受、胃肠道吸收障碍以及需要快速大剂量补铁的患者,则需选用静脉铁。
国内静脉铁市场常年保持在8亿元左右,非常平稳,竞争企业也很少,目前国内现行有效的文号就十几个,企业9家,7家是国内企业,这7家国内企业虽有产品仿制上市,但无一款产品过评。
静脉铁剂研发难度颇高,至今没有一款顺利过评的品种。
![]()
上市二十多年,无过评
目前一代静脉铁因过敏反应严重已经退市,二代静脉铁占据主导市场,国内二代有蔗糖铁注射液和右旋糖酐铁注射液上市。
铁蔗糖铁注射液,目前市场占比接近80%,原研为Vifor (International) Inc,2003年进口批准上市,国内有仿制上市企业,但无一家过评。
此前南光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有过一次上市失败,直到2023年参比确立后又增加了几家企业竞争,但未有好消息传来。
![]()
倒是FDA传来了顺利仿制成功消息,今年8月,全球最大的仿制药巨头之一Viatris宣布,其仿制药品种蔗糖铁注射液液获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肾病患者的缺铁性贫血。
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原研Pharmacosmos,2002年就在国内上市,跟蔗糖铁一样,国内有仿制企业,但没有过评,虽然该品种参比已确认,但目前没有企业有仿制进度。
从这两款二代产品研发情况就可以看出,静脉铁研发难度不低。
![]()
二代静脉铁剂还未仿制成功,三代就已重磅来袭。
对于一次性需要输注大剂量铁剂的患者,二代静脉铁每次输注的剂量小,需多次输注,三代静脉铁可实现短时间内给予大剂量治疗。
2021年后,第三代静脉铁 异麦芽糖酐铁和羧基麦芽糖铁在国内上市,三代上市后,销售额迅速增长,有取代二代静脉铁的趋势。
仁合益康被驳回的品种就是三代静脉铁,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原研Vifor,2022年11月进口中国上市,2024年就涨到了近4千万,对一个适应症较窄的品类来说,这样的增长速度已经算惊人了。
羧基麦芽糖铁,参比在2020年就已确立,2023年先声药业冲击该药品首仿,以失败告终,这两家企业均在首轮审评结束后收到不批准通知。当前,仅有四川汇宇进入补充资料审评阶段,有望成为该品种首仿的最终胜利者。
![]()
异麦芽糖酐铁,原研Pharmacosmos,2021年1月进口中国上市,无国内仿制上市,市场增速同样惊人,三年到达3千万以上,参比于2022年确立,暂无厂家报产,仁合益康和正大天晴正在进行BE试验。
![]()
仿制这么难?
从被驳回的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进行简单分析。
羧基麦芽糖铁并非传统小分子药物,而是一种典型的非生物复杂药物,特点在于结构不可完全表征和工艺决定产品,这意味着,简单的化学成分复制(Q1/Q2一致)是远远不够的。
羧基麦芽糖铁从原料药到制剂工艺难度都很高:原料制备需要将三价铁离子与特定分子量的羧基化多糖配体络合,形成结构稳定的纳米胶体。此过程涉及多个关键步骤,每一步都必须精确控制,以确保最终产物的关键质量属性与原研药一致。
制剂工艺相对简单,主要是将API溶解于注射用水中,调节pH值和渗透压,然后进行除菌过滤和无菌灌装,尽管处方简单,但工艺控制依然是关键。
再者羧基麦芽糖铁 证明BE等效难度同样不低,FDA发布过羧基麦芽糖铁的BE指南,依据FDA发布的指导原则,体外BE研究是强制性的,其核心是证明仿制药与原研药在粒径分布上的等效性。
FDA为体内BE研究提供了两种战略路径,方案一(患者)、方案二(健康人)、需要在风险、成本和时间之间进行权衡。
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仿制从原料到制剂再到BE试验都要求极高,稍微出错就将前功尽弃,难度确实大。
希望汇宇能成功首仿。
转自:药通社 作者:雨文
参考:
[1] 最新!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首仿被拒
[2] 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阳村指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