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双休落地首月,学生出现两极分化:吃亏的是哪种孩子?

0
分享至

▎人民酱说:

突然到来的自由,往往比严厉的纪律更能考验生命质地。

全文2545字丨阅读共需3分钟

编辑丨人民酱

作者:可乐妈 来源:男孩派(ID:boy666dj)

最近,全国开始逐步推进落实高中双休制度。

本以为这一政策能成为孩子们的“健康救生圈”,没成想却成了另一道“分水岭”。

某重点中学的跟踪数据表明,首批享受双休的学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班级排名前30%的学生睡眠时间增多4.2小时,课外实践参与率提高65%; 而排名后20%的学生手游时长暴增300%。

这一现象,验证了周国平先生的一句话:

突然到来的自由,往往比严厉的纪律更能考验生命质地。

“双休”前不少孩子还能靠着老师的催促,学校的监督,勉强跟上大部队。

但现在,这些习惯了靠别人的孩子一不留神就会掉队。

这场“双休改革”正在用残酷的方式筛选出以下四类注定被淘汰的孩子。

迷失在时间漩涡里的孩子

实行双休后,我在后台收到了一位妈妈的留言,她向我展示了一个缺乏规划能力的孩子是如何度过周末的。

“双休后,我儿子的生活彻底乱了套。

周五晚上回家把书包一扔就开始刷短视频,晚饭时间匆匆扒拉几口饭菜,又回到手机旁,美名其曰放松一下,结果次次玩到半夜。

周六上午,阳光都照屁股了,他还在呼呼大睡。好不容易被叫醒,就知道看着作业发愣,没写几个字,就有同学约他玩游戏,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把作业抛到九霄云外。

到了周六晚上,才开始慌慌张张地赶工,字迹潦草得连自己都认不出,错题更是一大堆。

周天呢,依旧是睡懒觉、玩手机、赶作业的恶性循环……”

这让我想到Netflix 出品的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里的一幕:

周末,一个12岁男孩在参加家庭聚餐时,平均每42秒就要低头查看一次手机。

而据德国神经科学家团队追踪发现,每天使用电子屏幕超过4小时的孩子,大脑灰质体积年萎缩率是正常儿童的 1.7倍,严重影响到了他们语言区和记忆中枢。

这类孩子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不会合理分配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总被眼前的快乐诱惑,将重要的任务一拖再拖。

长此以往,知识漏洞自然越来越多,成绩也会一落千丈。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

所有的管理,核心都是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的核心,就是时间管理。

如今,每个孩子都平等地拥有48小时的周末时间。

但如何利用这48小时的周末时间,才真正拉开了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距。

自主能量不足的孩子

曾任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的储殷发了一则视频,他总结道:

双休,对有些孩子来说是受益的,有的孩子则容易面临被淘汰的结局。

两者的区别在于,孩子是否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

韩国教育专家李柳南在《妈妈的悔过书》中也提到过这一点。

曾经,为了让两个孩子考入名校、出人头地,她包办了孩子的一切。

包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饭,甚至报什么补习班、看什么书,做什么习题。

两个孩子每天能像机器人一样,被动执行着妈妈的指令。

一开始,俩孩子的成绩确实还不错。

但李柳南却忽略了,不会自学的孩子可能会赢在起跑线,但终究无法跑到终点前。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李柳南没办法再像曾经那样,事无巨细地安排他们的学习。

而面对繁重的学业,两个孩子也是越来越厌恶、越来越无力。

最终,他们分别在高二、高三那年先后退学。

休学在家后,哥哥游戏成瘾,患上了严重的社交障碍症,妹妹则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时不时就会自残。

对孩子来说,学习就像是一场打怪升级的游戏。

小学阶段课程相对简单,靠着老师和父母的监督,大多数孩子都还能应对;

但到了初高中阶段,课程难度逐渐升级,对孩子的自学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一个孩子不会自学,又没有内驱力,未来注定会被“分流”。

而那些懂得自学的孩子,身体里就像装了一台不永动机一样,永远大步向前。

还记得那个数学天才陈杲吗?

他14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8岁赴美攻读博士,25岁就成为了博士生导师。

在采访中陈杲强调道:“爸爸引导我自学,让我免于作业的困扰和标准答案的束缚,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由此观之,探索欲和好奇心,才能激发出一个孩子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除此之外,父母还要多给孩子一些学习自主权,不要总是过度干预和监督孩子;

平日里一定要不吝惜赞美和肯定,来自父母的鼓励和爱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燃料。

内心火种未被点燃的孩子

双休后有位妈妈一开始感到很焦虑,因为她发现自己订的网课全都被儿子删掉了。

直到某个周日傍晚,她发现正儿子窝在厨房里,照着视频研究分子料理。

妈妈看到,儿子处理食材时严谨的态度,和解数学压轴题时一模一样。

这让她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成长不是流水线式的操作,而是激发内在秩序的过程。

我们的孩子不一定要名列前茅,但一定不能没有爱好。

因为正是这些爱好与特长,才是他开启别样人生的钥匙。

哪怕学业之路走得不够顺畅,也能为他们辟出一条充满希望的小径,指引他们到达另一片光明的未来。

最近很火的导演饺子就是如此。

他并非科班出身,大学学的是药学专业,在学医期间他始终闷闷不乐,因为医学知识自己既不喜欢,也不擅长。

好在饺子心里一直藏着对动画的热爱,这份热爱陪他度过了这段艰难的岁月。

毕业后,他便毅然投身到动画行业。

导演出了《哪吒》系列,刷新了中国影史多项纪录,从此声名大噪。

其实,双休制度也为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了提供一条全新的教育思路。

与其让孩子陷入无止境的教育内卷,挤破脑袋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倒不如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尊重他们的天赋,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这样,孩子不仅能在平行赛道上获得更多的瞩目与掌声,还可以从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中,获得人生的价值感与成就感。

爸妈躺平摆烂的孩子

央视教育短片《听,孩子们在说》中描绘了这样几幅讽刺的画面。

一家三口坐成一排时,爸爸正在玩游戏,妈妈沉迷电视剧,女儿只能抱着玩具坐在中间。

她小声地说:“你们要我好好学,但是你们通常自己都管不住自己。”

大人们聚在一起打麻将,一边高声喧哗,一边吞云吐雾,全然忘了旁边还坐着个孩子。

只听她说:“我知道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但你们也不是别人家的父母。”

在学校里老师教的是一样的知识,孩子看的是同样的课本。

但久而久之,却出现了尖子生和差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位资深教师给出了答案:

一个孩子越学越差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学校学了五天,周末回家两天就丢光,结果就是零。

教育中的很多问题,答案其实在父母身上。

作为父母,说一百次一千次都不如亲身做一次,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在熏陶下学会自律。

就像一位高考状元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

“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会批评我,就默默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父母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父母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对孩子怀有推卸不掉的教育责任。

孩子的成长,要靠学校的培育,老师的监督,但更离不开家长的以身作则。

双休制度执行后,那些学校教育难以覆盖的部分,只能靠父母和家庭一一补齐。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慢马定律”

说的是,偷懒的马上一秒还在看不起傻傻卖力的马,没想到下一秒就被主人送进了屠宰场。

双休制度,给了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但如果孩子只是用来玩手机、混日子,最终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飞速前进,自己却被困在原地。

不想让孩子被淘汰,父母和孩子要一起努力。

在这里,虎妈为大家设计了一份“双休日黄金48小时活动手册”,希望能对不知道该如何利用周末时间提升孩子各项能力的你有帮助: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周末。

*来源:男孩派(ID:boy666dj),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欢迎关注男孩派。

*注: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也许你会喜欢

【社交】

【方法】

【真实】

【羡慕】

添加教育助理个人微信号( yanzhijiasuo )为好友,备注您孩子的年龄或自己的身份,我们将把您加入到相应的群里。共享家庭教育资源福利。

欢迎关注人民家庭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带妻儿逛庙会看马戏,儿子突然大哭:爸爸,那个侏儒小丑是姐姐

带妻儿逛庙会看马戏,儿子突然大哭:爸爸,那个侏儒小丑是姐姐

罪案洞察者
2025-10-21 10:50:39
跟雷军发财了,小米大批高管杀入富豪榜

跟雷军发财了,小米大批高管杀入富豪榜

新行情
2025-11-03 14:51:28
王艺迪获蒙彼利埃28万奖金,或牺牲全运百万重奖

王艺迪获蒙彼利埃28万奖金,或牺牲全运百万重奖

张辱卤说体育
2025-11-03 09:55:21
王家卫要搞金靖:王传君“我不喜欢”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王家卫要搞金靖:王传君“我不喜欢”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八卦疯叔
2025-11-01 10:11:28
发现一个现象:凡是结婚不主动要彩礼的女方家庭,一般是以下三种

发现一个现象:凡是结婚不主动要彩礼的女方家庭,一般是以下三种

文雅笔墨
2025-10-27 09:25:14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傲娇的马甲线
2025-09-17 18:06:44
朱珠竟然真空出行边走边喝饮料 这厚度这粗度还有腰身 这样穿舒服吗

朱珠竟然真空出行边走边喝饮料 这厚度这粗度还有腰身 这样穿舒服吗

TVB的四小花
2025-10-25 13:55:10
九旬李明启谈到容嬷嬷为自己发声:我是个好人,当年属于救场行为

九旬李明启谈到容嬷嬷为自己发声:我是个好人,当年属于救场行为

蜜桔娱乐
2025-11-03 16:30:18
前所未有!俄军空袭刚开始,乌军就开始反击,直接与俄罗斯对轰!

前所未有!俄军空袭刚开始,乌军就开始反击,直接与俄罗斯对轰!

阿龙聊军事
2025-06-07 20:04:46
重庆一家民营医院烧光30亿,2年关门破产:质子设备6亿没人敢用!

重庆一家民营医院烧光30亿,2年关门破产:质子设备6亿没人敢用!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04 00:29:09
俄军在红军城表现拉垮!俄第51集团军司令和132旅旅长惨被解职

俄军在红军城表现拉垮!俄第51集团军司令和132旅旅长惨被解职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03 09:06:37
总统府被包围!乌克兰人终于醒悟了:最大敌人并不是俄罗斯?

总统府被包围!乌克兰人终于醒悟了:最大敌人并不是俄罗斯?

花花娱界
2025-11-02 17:45:52
84年我立下一等功,军长做媒把独生女介绍给我,一见面她就踹我一脚

84年我立下一等功,军长做媒把独生女介绍给我,一见面她就踹我一脚

如烟若梦
2025-10-30 16:12:15
赶在坐飞机来陆前,郑丽文率先发出邀请,解放军轰6K飞抵台岛周边

赶在坐飞机来陆前,郑丽文率先发出邀请,解放军轰6K飞抵台岛周边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0-30 03:41:02
北京一空姐被银行行长追求,嫁给他4年才发现丈夫真实身份

北京一空姐被银行行长追求,嫁给他4年才发现丈夫真实身份

小哥很OK
2024-09-17 17:45:21
国乒4日新资讯:梁靖崑参加活动,孙颖莎刻苦训练,王楚钦隐身苦练

国乒4日新资讯:梁靖崑参加活动,孙颖莎刻苦训练,王楚钦隐身苦练

郝小小看体育
2025-11-04 04:08:26
尹锡悦:我要枪毙韩东勋!

尹锡悦:我要枪毙韩东勋!

天真无牙
2025-11-03 18:10:16
如果不开心,就去看李湘这个评论区,我真的快笑趴了

如果不开心,就去看李湘这个评论区,我真的快笑趴了

一只番茄鱼
2025-10-15 08:02:26
从确诊到离世仅15天,年仅46岁的顾国宁,给大家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离世仅15天,年仅46岁的顾国宁,给大家敲响“警钟”

蔡蔡说史
2025-11-03 18:23:29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难得君
2025-10-29 19:26:55
2025-11-04 05:00:49
人民家庭教育 incentive-icons
人民家庭教育
一所移动版的家庭教育学校
2224文章数 523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博士学姐四六级600+经验分享,超绝四六级做题技巧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教育
旅游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艺术要闻

这21位欧美女神,惊艳得让人窒息!

教育要闻

康熙身边的洋顾问

旅游要闻

湖光塔影 小众公园影湖楼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