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网友李先生投稿:
我今年五十有二,在小区物业干了八年,见过的老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以前总听人说“老无所依太可怜”,多半是骂子女不孝、没钱养老。
可这些年见识了很多老人的真实晚景后,我却发现一个真相:很多老人晚年凄凉,压根不是命不好,也不是子女不孝,而是自己“折腾”出来的。
就说我们小区里一位80岁的张奶奶,拥有三个子女的她,硬生生把一手晚年享福的好牌打得稀烂。
![]()
张奶奶家是两儿一女,大儿子在菜市场开杂货铺,小儿子是中学老师,女儿嫁了个做装修的,三家的家境都算中等。
按说儿女有出息,她该享清福的,可她年轻时候却偏心得没边,导致三个子女之间矛盾多。
二十年前我刚搬来小区,常看见张奶奶天不亮就去早市抢新鲜菜,回来直奔小儿子家,帮忙带孩子,做饭给小儿子一家吃。
反观大儿子家,孙子比小儿子家的大两岁,夫妻俩也比较忙,可张奶奶愣是没搭过一把手。
更让人咋舌的是,张奶奶帮小儿子带娃时,还把老伴留下的十万块存款,偷偷给小儿子买了车。
大儿子知道后找她理论,她倒好,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哭说:“我自己的钱想给谁就给谁!再说了你本事大,开着铺子还缺这点吗!”这话气得大儿子半年没登她的门。
那时候张奶奶身子骨硬朗,每天围着小儿子家转,洗衣做饭带孩子,把小儿媳伺候得舒舒服服。
小儿媳也会来事,逢年过节给她买衣服,嘴甜得天天就喊“妈”,那时候邻里都夸她有福气。
张奶奶更是得意,见人就说小儿子有出息,小儿媳比亲闺女还亲,把大儿子一家贬得一文不值。
![]()
然而,张奶奶77岁那年,摔了一跤后腿脚不利索后,所谓的幸福生活,渐渐就没了。
张奶奶摔伤后,就行动不便了,别说带孩子,连自己穿衣吃饭都费劲。
而就在这时候,小儿媳的态度渐渐变了,先是找借口说要帮儿子带孙子,没办法照顾她,后来干脆直接说:“妈,三个儿女都有赡养义务,你总不能光我们家来照顾吧?”
为此,小儿子就让张奶奶把三个子女约在一起,商量轮流赡养的事,约定两个儿子各照顾5个月,女儿照顾两个月。
当时三个子女都没啥意见,这轮班制开始后,本该会更幸福的,可张奶奶却折腾起来,把自己大好晚年给折腾没了。
轮到大儿子家时,大儿媳心里本就有疙瘩,想着当年老人没给他们带娃,但又觉得是自己丈夫的妈,最终为了尽孝,还是默默接受,并把朝南的房间腾出来给她住。
可张奶奶偏不安生,整天和儿媳妇对着干,早上嫌粥煮得稀了没嚼头,中午说菜放少了盐没味道,晚上又抱怨电视声音太小听不清。
大儿媳忍了几天,某天特意炖了她爱吃的排骨汤,还细心的把肉都剔下来给她,张奶奶喝了一勺汤,却抱怨说:“这汤是不是兑了水?一点油星子都没有!”
大儿媳气得直掉眼泪,但想着老人年纪大,味觉退化,就没太计较。
可张奶奶得寸进尺,经常趁大儿媳不在家,在家里捣乱。
她曾偷偷把自己的退休金藏了起来,然后拉着大儿子喊“遭贼了”,说大儿媳就是贼,偷她的钱贴补娘家去了。
大儿子当时急得满头汗,翻箱倒柜找了半天,最后差点报警,结果却在张奶奶床底积灰的角落里摸出了存折。
没过多久,张奶奶又因为大儿媳给娘家妈买了一罐奶粉,就闹得天翻地覆。
她拄着拐杖坐在杂货铺门口哭嚎,说大儿媳没把她当妈看,自己在这儿喝稀粥,她却给亲家买好奶粉补身子。
来往的街坊都来看热闹,大儿子拉她她也不起来,最后大儿媳实在忍不住,红着眼说:“你要是再这么闹,我就回娘家住,这家你自己守着!”
大儿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一边是生养自己的妈,一边是过了三十年的媳妇。没办法,他只能给二弟打电话,把张奶奶送了过去,表示自己宁愿多出钱。
![]()
按理说小儿子家是张奶奶的“心头好”,该安分了吧?可她照样折腾。
小儿媳每天给她擦身、按摩,还变着花样做软和的饭菜,可张奶奶总挑三拣四,这不够软烂,那又太咸太淡等等。
有一回小儿媳的妈感冒,小儿媳熬了锅红枣银耳汤,盛了两碗,一碗给张奶奶,一碗给娘家妈。
张奶奶瞅着自己碗里的,又探头看了看小儿媳端给娘家妈的,突然就不高兴了:“她那碗里红枣怎么比我多两个!你是不是嫌我老了不值钱,故意这样区别对待啊?”
小儿媳赶紧解释:“妈,这都是随便舀的,我也没去数,你喜欢吃我这就给再弄点。”
当时张奶奶没说什么,但转头就给女儿打电话,哭着说小儿媳偏心,给自己喝剩汤,给她妈喝新熬的。
女儿连夜赶过来,问了二哥和二嫂,弄清张奶奶竟是因为两颗红枣而闹事后,当场也来气,直接说了张奶奶几句:“妈,你这不就是没事找事吗!”
这话彻底惹恼了张奶奶,她当着女儿的面把碗推到地上,瓷碗碎了一地。原本就不怎么想伺候老人的小儿媳,当场也翻了,扬言伺候不了了,就把张奶奶推给女儿照顾。
张奶奶女儿家在城郊,房子宽敞,女婿也是个老实人,也很孝顺,把张奶奶当亲妈一样伺候。
可张奶奶刚住了一周就开始作妖,嫌女婿做饭太咸,嫌女儿家没有电梯爬着累,整天絮絮叨叨地嚷嚷,把本就老实的女婿都给闹得没了耐心。
不到两个月,就不想管了,连夜收拾东西去了店里住,说啥也不想见到张奶奶。
女儿也没办法,给两个哥哥打电话,让他们把张奶奶接走。可大儿子说媳妇放话不让进门,小儿子说家里小住不开,最后商量来商量去,只能凑钱把张奶奶送进了养老院。
刚去养老院那阵,张奶奶还不消停,护工给她擦身,她嫌人家下手重;护工多说她两句,她就觉得人家服务态度不好。
别的老人劝她要安分,她好话不听,反而还逮谁就骂,甚至有回还把隔壁床一位老人的假牙藏了起来,护工为此经常找儿女告状,儿女们只能轮番去道歉。
去的次数多了,儿女们也烦了,后来就不管了,让护工看着办。
有一回我去养老院给亲戚送东西,正好碰见张奶奶坐在门口晒太阳,看见我就拉着我的手就哭:“小李啊,我这命苦啊,儿女都不孝,把我扔在这儿不管了。”
我当时叹了口气,没敢接话,因为我知道,她要是不折腾,哪能落到这步田地?
![]()
反观我们小区的李爷爷,比张奶奶大6岁,今年86了,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李爷爷就一个儿子,在省城做程序员,本来想接他去住,可李爷爷说“不想给孩子添麻烦”,就自己在小区独居。
每天早上,李爷爷都会拄着拐杖去早市买菜,回来自己煮点粥配咸菜。中午要么在小区食堂吃,要么煮碗面条卧个蛋。下午就跟老伙计们下棋、晒太阳,晚上看会儿戏曲频道就睡觉。
儿子每个月打2000元生活费,他总说“花不了这么多”,都攒着给孙子买东西。
有一回李爷爷腰扭了,下不了床,儿子想请假回来,他却赶紧打电话拦着说,他贴张膏药就好了,不想儿子来回奔波,耽误工作。
去年夏天,李爷爷摔了一跤,儿子非要接他去省城住,可李爷爷就是不去儿子家。
提议要么去养老院,要么说租个房子请保姆照顾自己,让儿子偶尔来看看就好,最后他儿子就在楼下给李爷爷租个小房子,而李爷爷就拿自己退休金请了个保姆。
如今李爷爷活得可自在了,儿子儿媳天天到他家吃晚饭,周末儿子还会带他去周边转转,好几次看李爷爷的朋友圈,不是跟儿子的合照,就是儿媳给他做了什么好吃的,很是幸福。
![]()
其实现在这社会,只要儿女不是太没良心,老人根本不至于晚景凄凉。
可就有那么些老人,总觉得儿女欠自己的,一点小事就上纲上线,处处挑刺斤斤计较,最后把儿女的耐心一点点磨没了。
要是张奶奶年轻时不偏心,老了能少点折腾,说不定能像李爷爷一样,跟着儿女享清福,哪用得着在养老院孤独终老?
所以,人啊,越老越要懂事一点。别总想着让儿女伺候自己,要多体谅体谅儿女的难处,少点计较,多点包容。毕竟儿女再孝顺,也经不住日复一日的折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