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彭山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干部职工与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团员、退役复学大学生代表等齐聚彭山区烈士陵园,以“纪念碑下的思政课”为主题,缅怀抗战先烈,传承红色血脉,筑牢爱国信念。
彭山区烈士陵园内松柏凝翠,纪念碑巍峨矗立。活动开场,主持人面向全体人员庄重回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军蓄意制造事端,炮轰东北军驻地,短短数月间东北全境沦陷,3000万同胞深陷苦难。“历史警钟长鸣,吾辈更当铭记”,简短话语让现场氛围瞬间肃穆,所有人目光聚焦纪念碑,神情凝重。
伴随激昂旋律,全场肃立,奏唱国歌,默哀鞠躬。随后,老战士红色宣讲员周碧会缓步上前,动情讲述战斗往事:“战场上,通讯是部队的生命线。一次紧急任务中,我们要在敌人炮火封锁下修复被炸断的线路,炮弹在身边炸响,泥土溅满全身,可我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让通讯中断!我和战友穿梭枪林弹雨,最终成功接通线路,保障了作战指令的传递。”朴实话语里的赤诚,让在场人员深刻读懂革命先辈“不畏险、敢担当”的精神内核。
“周爷爷的故事,让我读懂了‘军装’的重量。”锦江学院退役复学大学生王东杰说道,他给在场人员分享了自己的参军故事:从初入军营的不适应,到在艰苦训练中成长为一名合格军人,部队教会了自己坚韧和担当。“回到校园,我更要努力学习,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他感慨道。
仪式尾声,众人手持菊花,有序走向烈士墓区。大家用抹布仔细擦拭碑面和英名墙。“每个名字都是鲜活的英雄,擦净墓碑,是为了让后人永远记得他们为谁而战。”一名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干部对身边学生说。
![]()
这场“纪念碑下的思政课”,以历史为教材,以故事为纽带,让“爱国”从课本走进现实。彭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联动高校,让红色资源成为“活课堂”,引导更多人在铭记中传承,在传承中筑梦。
来源:眉山退役军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