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铭记历史 感恩奋进”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教学研讨会举办

0
分享至

近日,“铭记历史感恩奋进”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教学研讨会在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研讨会由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黄淮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多家河南省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共同承办。活动以“理论引领、思想碰撞、实践体悟”为主线,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索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开幕式致辞中,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苏新留以“教育的一厘米之变”生动阐释了育人工作的深层意涵。他引用“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的古训,强调思政教育需在日积月累中实现质的飞跃,表示学校要把红色文化作为立德树人重要载体,让信仰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让思政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研讨会特邀确山县竹沟革命纪念馆馆长鲁金亮作“简述竹沟革命史”专题报告。他系统梳理了竹沟作为“小延安”的光辉历程,详细阐释了其在中原抗战中的战略支点作用与理想信念熔炉意义。“竹沟精神所蕴含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的优良传统,不仅是革命年代的制胜法宝,更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重要资源。”鲁金亮说。

专题研讨环节,来自河南省内多所高校及名师工作室的专家学者围绕红色文化育人路径与方法展开深度交流,从内容建构、方法创新、价值引领等多维度提出富有建设性的观点。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沈贺表示,红色文化铸魂育人需实现“四个结合”,即结合地方资源、结合时政热点、结合学生特点、结合育人场域,实现思政素材的活化运用。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开封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常素芳认为,需进一步构建“四位一体”模式,善用“大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汇聚“大师资”,让红色文化教育真正“活”起来、“实”起来。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晨阐述了红色文化在涵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教化、激励与牵引功能,强调通过课堂融入、网络传播与日常实践,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筑牢价值根基。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河南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红提出,思政课教师应担当“播种者”重任,通过深化内容供给、创新方法载体、拓展实践场域,推动红色文化育人实现从“故事叙事”到“价值内核”、从“情感共鸣”到“理性认同”、再从“知识习得”到“行为践行”的贯通。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苏新留工作室成员、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菊蕾指出,红色文化铸魂育人需紧扣“数字化赋能”与“校地协同”双轮驱动。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刘秀华工作室成员、黄淮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冉分享了通过构建信仰坐标、打造忠诚课堂,将杨靖宇等英雄事迹与当代精神对接,诠释爱国主义时代内涵的教学实践。(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贺淼 记者 徐新星)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工网 incentive-icons
中工网
中工网为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中央新闻网站
305814文章数 118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