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昆凌素颜穿宽松T恤逛街,照片一出,全网又开始“孕味十足”。傍晚她出面回应:目前没有怀孕,顺其自然,但“尽量不要”再生。
一句“尽量不要”,让话题爆了。有人夸她清醒,也有人叹气:“可惜了大好基因。”
我把新闻往下拉,看到她的生产履历——22岁头胎、24岁二胎、29岁三胎,全是剖腹产。七年剖三次,光麻醉就打了三回。医生早就提醒:刀口叠刀口,子宫破裂、胎盘粘连的风险直线上升。她在采访里也说:“体力真的差很多,免疫力像被抽掉一层。”
一、剖三次,不是“再剖一个”那么简单
外行只看肚子上一条疤,内行才知道,那道疤下面每一层都是伤口。
子宫壁越切越薄,下次怀孕就像吹气球,吹到最薄处随时可能炸。
胎盘要是长在前一次刀口上,分娩时大出血的概率翻几倍,严重的要切子宫。
这些不是吓唬,是产科天天上演的病例。
![]()
所以昆凌一句“尽量不要”,不是矫情,是听懂了自己身体的警报。
二、“想生六个”到“先顾自己”,她经历了啥
早年她上节目,笑着说想给周杰伦生一个乐队。
那时候她20出头,眼里都是光,觉得生孩子像打卡,生完就能满血复活。
现在她32岁,三娃夜里轮流发烧,她抱着娃在客厅转圈,白天还要送早教、拍广告,再厚的粉底也盖不住黑眼圈。
她第一次公开说“生够了”,是在去年8月。记者追问四胎,她回:“打烊了,真的。”
这次再被拍到“小腹微隆”,她干脆把话挑明:“三个够了,也该对自己身体好一点。”
从“想生六个”到“先把自己顾好”,不过十年,却是一个女孩到女人的疼痛成长。
三、外人只关心“第四胎”,没人问她伤口还疼不疼
评论区很典型:
“周董家又不差钱,剖四个能有多难?”
“年轻不生,老了后悔。”
![]()
仿佛子宫是弹性无限的橡皮,只要有钱就能无限续杯。
可真正剖过的人,才懂那种咳嗽都怕伤口裂开的痛;
才懂夜里娃一哭,自己得先扶着床沿慢慢坐起来,再一瘸一拐去抱娃的狼狈;
才懂每次产检B超医生盯着刀口叹气时,心里的那根弦绷得有多紧。
昆凌把“尽量不要”说出口,是当众撕掉“生育机器”标签,也是替所有剖过三回的妈喊一句:我首先是我,其次才是妈。
四、给普通妈妈的三个小提醒
1. 剖过两次、三次的,真别逞能。产检一定拍B超看刀口厚度,听医生评估。
2. 两胎之间最好隔两年以上,让子宫疤痕长结实,别被“趁年轻一起带大”忽悠。
3. 如果你已经不想生,就把“不生了”说大声。身体是你自己的,别人再热心,也替不了你疼。
![]()
五、结尾
昆凌会不会生四胎,终究是她和老公的私事。
但她这次公开“踩刹车”,至少让热搜多了一个选项:
原来“生不动”也可以被体面地讨论,原来“怕死”不是懦弱,而是清醒。
希望下一次,当一个女人穿宽松衣服逛街,大家第一反应不是“怀了吧”,而是“她今天气色真好”。
当妈的人,也有喊停的权利。
先把自己照顾好,才能更好地抱娃、陪娃、爱娃。
昆凌想明白了,我们也该想明白。
【感谢关注,本文为个人见解,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