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朱建峰 张鹏
夏暑渐退,秋意微凉。在平舆县万金店镇宋刘村的共同富裕加工园里,刨木声与彩绘声交织成热闹的乐章。一根根普通木料经过精雕细琢,变为精美花轿构件;一顶顶红绸装点的花轿从这里走向全国,不仅承载着传统婚嫁文化的传承,更"抬"起了村民们的共同富裕梦,书写出"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
加工园内,木工师傅细心打磨花轿框架,彩绘师傅专注勾勒吉祥纹样,村民们各司其职,一派繁忙景象。
在花轿厂务工的村民李小果手持漆刷笑着说:"我今年五十多了,外出找工作难,正好村里有了花轿厂,在这里干活既能顾家、照顾孩子,还能种地,一个月还能挣三四千块钱。"
![]()
曾经的宋刘村,不少村民为生计外出务工,村庄一度沉寂。转变始于村两委对市场机遇的敏锐把握。在中式婚礼复兴的浪潮下,宋刘村另辟蹊径,将发展目光锁定在兼具文化价值与市场潜力的传统花轿制作上,走出一条差异化振兴之路。村里主动对接平舆县汪家班非遗大花轿团队,在技艺与产业发展上开展深度合作,让传统花轿既保留文化精髓,又契合现代需求。
汪家班大花轿总部负责人汪海洋介绍:"我们的花轿制作史始于清末民初,至今已传至第四代。如今我们将现代材料和数控工艺融入传统制作,使用防水琉璃瓦、不锈钢结构减轻轿重,依靠数控木雕还原传统纹样,让花轿更耐用、更华丽。与宋刘村的合作不仅扩大了非遗花轿影响力,还带动了上百名村民就业,实现了双赢。"
![]()
花轿制作完成,如何让它"活"起来?宋刘村再出妙招——组建专业"抬花轿"队伍,延伸发展中式婚庆服务。如今,村里已形成"制作+服务"的完整花轿产业链。一顶顶花轿销往全国十余个城市,由村民组成的婚庆团队还可提供花轿迎亲、舞龙舞狮、媒婆互动等全套服务,年均承办婚礼超百场。产业发展带动百余名村民就业,并串联起婚庆策划、摄影摄像、礼仪服务等上下游产业,呈现出"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态势。
平舆县税务局派驻宋刘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林表示:"下一步,我们计划与汪家班进一步深化合作,提升花轿制作的工艺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借助新媒体扩大宣传,让宋刘村花轿走向更广阔市场。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一村一品’特色发展之路,让花轿成为传承文化的载体、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带领村民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编辑 詹云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