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正好,微风和畅。9月18日,学校七年级学生走进中国海关博物馆,围绕“千秋古关”“近代海关”“新中国海关”三大主题,开展了一场以“国门探秘”为主题的博识课程。
走进博物馆,仿佛推开一扇穿越时空的大门。两千三百年的海关历史在眼前徐徐铺展,同学们肃然凝望,用目光丈量国门守护的岁月轨迹,用心感知国家主权的庄严分量。
![]()
![]()
![]()
![]()
![]()
![]()
![]()
一、法治之门|红线与规则:国境线上的法治课
在“禁止携带、寄递进境”展区,同学们神情专注。有人认真记录违禁物品清单,有人俯身观察各类禁品实物。“原来这些都是能随意带入境的”,低声交流中,法律的边界悄然明晰。
步入“高效通关”区域,现场气氛活跃。大家围绕智能通关设备,模拟操作、交流流程,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法治如何保障通关效率、守护国门秩序。法治意识,正于他们专注的眼神和热烈的讨论中悄然生根。
![]()
![]()
![]()
![]()
![]()
![]()
二、 风云之徽|血色信念:暗夜里的关旗与呐喊
转至近代海关展区,历史顿显沉重。1925年省港大罢工时海关工人佩戴的纠察队袖标,虽已褪色,却依然传递着那个风起云涌年代的炽热信念。同学们静立于黑白照片前,仿佛听见“收回海关主权”的呐喊穿越时空。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成立的公告前,不少同学久久驻足。泛黄的纸页上,“粉碎帝国主义者窃取中国海关的阴谋”一行大字仍铿锵有力——海关主权的收回,成为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鲜明注脚。
![]()
![]()
![]()
![]()
![]()
![]()
三、守护之盾|智守国门:全球化时代的无声战场
“新中国海关”展厅中,洋溢着振奋与自豪。从1949年海关总署成立公告,到缉私展区内查获的象牙雕、虎皮等涉案物品,每一件展品都在无声讲述国门守卫的艰巨与荣耀。
毒品查获展区更令人警醒。书本藏毒、木雕填充、化妆品调包……贩毒手段层出不穷,而海关关员始终以智慧和勇气守护一线。缉毒犬训练模拟场景前,同学们深刻感受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何其严峻。
![]()
![]()
![]()
![]()
![]()
![]()
![]()
![]()
![]()
![]()
学生心声·王嘉文(七1班)
走进海关博物馆,就像打开了一本立体的历史教科书。泛黄的报关单、锈蚀的钟表零件、磨亮的关防大印——它们静默无声,却仿佛仍在低语那段沧桑岁月。
近代海关的黑白照片让我心情沉重。旧中国海关被列强把持,关税权沦为他物。而现代展区却让我眼前一亮:无人机巡航、智能通关系统、出口商品陈列……我忽然明白,海关不仅是国家的“守门人”,更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模拟报关体验。填写商品信息时我才发现,每一处细节都需极度严谨。原来海关工作并非简单的盖章验货,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离馆时,阳光正照在“中国海关”四个字上,熠熠生辉。这不仅仅是一次参观,更是一堂生动的国家主权课、法治教育课和责任启蒙课。
国门之内,见山河远大。一部海关史,半部中国近代变迁录。同学们在这一日“穿越时空”的旅程中,触摸的不仅是制度的演进,更是一个民族从屈辱到自强、从封闭到开放的磅礴历程。
海关,是主权的象征,是开放的窗口,更是安全的屏障。愿这次博识课如一颗火种,点燃少年心中的报国之志;愿那艘停泊在博物馆中的“海关902”艇,继续在时代长河中破浪前行——承载历史,更启迪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