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帖子称,有一民庭法官,晚上加班下楼梯时不小心踩空,左腿摔成骨折,不得不住院治疗。
法官手里还有68个未结案件,都是经过其前提审理的。或是开过庭等待写判决的,或是已经前提鉴定完毕安排好开庭日期的,相当于做了半熟的米饭,一是没有别的法官愿意接受,二来交给别人自己也不放心,三是即便有人接手也是一大堆的事务需要交待和交接,还不如自己自己审理。
可案件审限不等人,审判结案系统也没有法官受伤,案件就可以延期办理的选项,于是,病房成了法官的办公场所,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成了法官的远程办案工具。
书记员在法院与医院之间来回场传递案卷卷宗、交接诉讼材料,开庭通过手机网络开,裁判文书签发由书记员拿回去找合议庭成员或庭长签字审核,诉讼事务由书记员代为通知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
法官感慨,自己也是没有办法,现在法官办案都是分案承包制、办案终身负责制,除非自己死了,否则就是在病床上也要坚持办案。
![]()
没想到,帖子的留言区,居然引来了很多类似的办案情况。
例如,有网友的留言是,作为一名基层法官,我很多年没有休年假了。不是我不想休,是我真心休不了。我不休假还得不停加班,才能保证审限内结案(我在审判一线工作十年以上了,现在的案件量真是年年不停无休止长,但法官还少了)。我休假了,系统框框每天还正常电脑分案件。真是要了命了,所以根本休不了~
曾经有法官网友留言,自己也曾经不小心下楼摔伤了脚部而需要住院治疗,可手里的案子不等人。于是,法官跟医院和书记员商量好,到了安排好的开庭日子,自己就住着拐杖去法院开庭,等开完庭再回医院继续住院。于是,法官拄着拐杖去开庭,成了法院的一道风景,引来不少当事人和律师的围观和感叹。
相似的情况:法官在病床上开庭审理案件
湖北省浠水县人民法院曾经发文:一部手机,一摞案卷,左手打着点滴,右手握着笔,端坐在病床上进行互联网庭审,电影般的一幕真实发生在你我身边。
2025年2月17日,浠水法院清泉法庭庭长翟群在病房内通过互联网庭审平台成功调解一起离婚纠纷案件,面对自身突发病症与繁重工作的双重压力,她坚持带病履职,用实际行动诠释司法为民的担当。
郭某(女)以与汪某(男)之间的夫妻感情已经破裂为由要求判决离婚及分割夫妻共有财产。本案定于2025年2月17日上午9时审理。
当日庭审前,作为承办法官的翟群因突发性耳聋住院治疗。
得知案件当事人汪某同样因病住院,为避免增加当事人诉累、尽快化解矛盾,她主动选择“病房开庭”,一边接受输液治疗,一边通过手机在线主持庭审。在调解过程中,她耐心梳理双方争议焦点,引导当事人理性沟通,最终双方就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翟群讲,“案件审结不能等,群众权益更不能拖。每一个案件都关乎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承载着他们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哪怕早一天解决,都可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所以必须争分夺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