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结束之际,我晋察冀根据地曾做过一次工作总结,有些地区发展得好,有些地方却不如意,尤其说起被撤编的“冀热察”时,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冀热察”原本由萧克军政一肩挑,包含了平西、冀东、平北三大块,但建制存在之时,冀东、平北始终没打开局面,甚至连平西地区都未能站稳脚跟。晋察冀在总结报告中毫不客气地指出:
“三年来,平西根据地的建设,缺乏对平西情况的透彻了解,没有详细与系统的调查工作,因而缺乏精细的计划与坚持根据地的长期打算。房涞涿平原产粮多,是平西的仓库,平西在军事上控制这块地区两年以上,但党的工作与群众工作,都没有打下最低基础”。
导致平西地区没能撑过去的重要原因,是1941年日寇的大“扫荡”,这也属于萧克最困难的阶段。
当初有可能给到平西支持的,只有临近的冀东李运昌部,明明李运昌也在冀热察建制下,为何却没有出手相助呢?
![]()
一、萧克的困局
很多人说:八路军的三个师,正副六位师长,其他五个人都是元帅,唯有萧克是上将,这不公平。但真不公平吗?
事实上,中央都给了机会,115师副师长聂荣臻开辟出晋察冀,129师副师长徐向前在晋南、山东都做出了成绩,而萧克却没把握住冀热察。
早在1938年日寇从华北抽调兵力进攻徐州时,八路军总部就让宋时轮和邓华率部挺进冀东,配合李运昌、高志远等人领导冀东大暴动。
虽然在日寇的反扑下,冀东大暴动最终失败,宋、邓、李、高等人率部退回平西。但在暴动中,有超过20万人参与、冀东抗日联军也一度发展到了7万人。
这让毛主席看到当地良好的群众基础,决定再调高级干部过去统筹,这个负责人,就是萧克。
![]()
当时中央给萧克的职务有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兼政委、军政委员会主任,完全的军政一把抓。而冀热察所辖的平西、冀东、平北三大块,只要能稳固发展,绝对能成为另一个“晋察冀”。
可萧克抵达平西不久,就将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高志远以“汉奸罪”给处决了。高曾经跟宋时轮、邓华并肩作战,彼此感情不错,后两位也知道前者没有投敌的想法。萧克这一手让宋、邓意见很大,最终也离开了冀热察。
当时萧克上任只带了一批干部,能依靠的武装只有三支:冀东抗联、宋时轮支队、邓华支队。当他把高志远杀掉后,麾下几乎就没什么部队了,使得接下来几年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到1941年秋,冀热察挺进军的司令部在日寇的逼迫下不断转移,搬到百花山以南的李各庄。此处属于山区,粮食产量以往养活百姓都困难,突然增加一支军队就更吃力了,挺进军的指战员常常要饿着肚子作战。
![]()
眼看同志陷入低谷,聂荣臻便让冀中军区第十分区想尽办法调配粮食增援。
对此,萧克很是感激,但冀热察与冀中十分区之间有日寇封锁,几乎每次去运粮都有人员伤亡,士气持续陷入低落。
吃是一个问题,人也是一个问题,山区难以承载过多的人口数量,萧克根本无法在当地征集到兵力。如果再这样下去,不用日军来打,冀热察自己就会散掉,所以急需一股外力来相助。但是,外力从哪里来呢?
晋察冀主力相距较远,且自己也在被“扫荡”;平北倒是近,可平北情况更糟,一直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仅有一个10团在打游击,这10团还大多是高志远的旧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李运昌领导的冀东。
![]()
二、李运昌的无奈
李运昌其实是想救萧克的,但他也力不从心。当年的冀东大暴动,李运昌是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本来也要率部撤到平西,但日寇一路围追堵截让他意识到了危险,索性就带着自己身边的6000余人折返冀东,留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斗争。
只是1938年的日军太过强悍,等他冲回冀东根据地与留守的包森等人汇合时,身边只剩下130余人。
虽然数量降低了很多,但经历了这么多苦难还坚定革命的人,质量非常高,因此李运昌领导的冀东根据地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发展出极大的成绩。
到1941年春,冀东军区已经发展出两个团共4000余人的部队,另还有大量民兵,能有效管辖的区域已涵盖上百万人口。
但是,冀东占据着主要交通线,日寇不愿坐视我冀东军区壮大,所以一直在秘密集结部队,准备来一波偷袭。
![]()
日寇为能实现目标,还作出很多欺骗性动作,假意将部队调离华北。这让李运昌等冀东军区干部误以为敌消我涨,是时候主动开拓了。
在国际共运中,五月有着特殊的含义,像国际劳动节、马克思诞辰、国际护士节等重要节点都是在五月,1930年中共中央也曾作出《关于红五月运动的决议》。
李运昌就决定在这个特殊月份中做点大事,号召发起“红五月”攻势。他将两个主力团和大量游击队、民兵都调出山区,希望在盘山一带的平原地区给日寇沉痛打击。然而没想到的是,这正是日寇所期待的。
我冀东军区一调动,日寇立马让原先潜伏的部队四面八方隐秘包围过来,到1941年5月25日,日寇已经集结了6万多人,隐隐形成铁桶之势。可惜,李运昌没能及时察觉。
6月1日,准备完毕的日军发动全面攻击,我冀东军区措不及防之下,很快分散作战。
![]()
6月2日,日寇收到消息,包围了我冀东军区所在的上仓镇一带,6000余名日寇、日军在天微亮之时就发起进攻。军区机关身边只有不到1000人的兵力,敌我势力悬殊,只能先全力阻挡,再找机会突围。
不幸中的万幸,傍晚时分突然天降大雨,趁着天色和天气都掩护,李运昌和包森连忙率部往外冲。在付出不小的伤亡后,总算成功突围。
除了军区机关,主力12团在孟四庄一带也遭到了敌人的围攻,团长陈群不幸牺牲,团政治部主任曾辉接过指挥棒继续领导部队拼杀,好不容易脱离了孟四庄的敌人,又在韩家庄跟日寇撞上,接着还是一番血战。
等真正安全时,12团情况极为惨淡,1营光是牺牲的就有230多人。1营不仅是12团的主力,也是整个冀东军区的核心,一战就被打得伤筋动骨。
日寇这次攻势持续了一个多月,我冀东军区元气大伤,光是主力部队就减员一千多人,根据地所辖范围也严重“缩水”。如此背景下,李运昌再想救萧克,也是有心无力。
![]()
到1942年,冀热察所辖的三块,平西被压制在山区,冀东在想办法稳住剩余根据地,平北还在打游击。
上级见状,便决定换种领导方式,撤销了冀热察建制,平西、冀东、平北改由晋察冀直接管理,萧克因此改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
原本都是八路军副师长,最终变为萧克给聂荣臻做副手,成绩改变命运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