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亚健康、慢性疲劳、各种不明原因的酸痛不适困扰着许多人。我们渴望一种简单、有效、能融入日常的养生方法。古法经络大讲堂创始人王洪刚先生提出的“内养脏腑复元气,外通经络畅气血”的立体经络疗法理念,及其核心技法——经络扣痧。
王洪刚先生常用一个生动的比喻:“经络不是神秘的东西,它就像城市的道路网络,气血就是道路上行驶的车辆。道路畅通,物资输送顺利,城市才能繁荣;一旦堵车,物资积压,相关区域就会出现问题。”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经络通畅,气血充盈,脏腑得以濡养,自然健康有活力;经络堵塞,气血不通,毒素堆积,疾病也就随之而来。 经络扣痧法,正是疏通这条“生命之路”的高效工具。
![]()
它融合了传统中医的智慧和现代生物电科技,通过特定的手法和工具,在皮肤表面进行高频、深层的振动和叩击。据研究,其产生的渗透力是传统刮痧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能更有效地激发经气,促进细胞共振,从而快速“冲刷”经络,排出代谢废物,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 下面,就为您揭秘几个实用的经络扣痧养生小妙招,简单易学,让您在家就能轻松实践。
妙招一:急性胃痛不用慌,扣按梁丘即时缓
饮食不节、受凉或情绪紧张时常会引发急性胃痉挛或胃痛。此时,药物未必在手,但我们的身体自备了“速效止痛药”。
关键穴位:梁丘穴
定位: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一个简单的找法:膝盖骨外侧边缘向上约三指宽处,按压有酸胀感即是。
操作方法:发生急性胃痛时,用食指和中指指关节,或专用的经络扣痧笔,对准梁丘穴进行快速、有力但渗透的点按和扣痧。力度以感到明显酸、麻、胀为度,持续操作3-5分钟。
![]()
妙招二:养护心脏强供血,扣通心经与心包经
心脏是身体的“发动机”,现代人压力大,常有心慌、胸闷、气短等不适。日常养护心经和心包经,相当于为心脏做“保养”,增强其泵血能力。
关键经络与穴位:手厥阴心包经的曲泽穴、手少阴心经的少海穴。
定位:曲泽穴: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即靠近身体内侧的一边)。
少海穴:屈肘,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操作方法:坐在桌前,将一侧手臂伸直,掌心向上。用另一只手握住扣痧工具或空拳,从肘窝的曲泽穴和少海穴开始,沿着心包经和心经的循行路线(手臂内侧中线和中线靠小指一侧),向手腕方向进行轻柔而持续的扣痧。每条经络扣痧5-10分钟,至皮肤出现微微红晕或痧点即可。
![]()
妙招三:调理慢性病根本,全身通络是王道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失眠、慢性胃炎等慢性问题,经络扣痧的优势在于从整体调理,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核心思路是“通则不痛”,通过系统性疏通经络,恢复脏腑自身的功能。
例如调理失眠:可重点扣痧脚底的涌泉穴、手腕的神门穴以及头顶的百会穴,安神定志。
例如调理肩颈痛:可重点扣痧手阳明大肠经(经过肩部),如按揉合谷穴(虎口)、曲池穴(肘横纹外侧端),并直接在有痛点的肩颈区域进行轻柔扣痧,散结化瘀。
操作方法:每周可进行2-3次全身性的经络梳理。按照从上到下、从躯干到四肢的顺序,用扣痧工具轻轻叩击十二条主要经络的循行路线,每条路线1-2分钟。遇到特别疼痛或结节的部位,可重点多扣一会儿,直至结节变软、痛感减轻。
![]()
温馨提示:扣痧养生须知
环境与准备:选择温暖、无风的环境进行。操作前可喝一杯温水,有助于代谢。
力度与频率:“重病轻治”,力度以自身能承受的酸胀感为宜,切忌暴力。出痧后,需等待痧印完全消退(一般3-7天)后再进行下一次扣痧。
禁忌人群:孕妇、有严重出血倾向疾病者、皮肤有破损或感染者、过度疲劳或空腹者慎用。
经络扣痧,是一门实践的艺术。王洪刚先生将其变得通俗易懂,让养生回归生活。希望以上几个小妙招能成为您健康之路上的得力助手。记住,持之以恒是关键,每天花上十几分钟,倾听身体的声音,疏通我们的“生命之路”,让气血如江河般奔流不息,健康与活力自然与您常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