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随着以色列战机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上空投下导弹的爆炸声响起,超过50个海湾国家迅速集结于这座中东城市,召开紧急会议,共同商议如何应对以色列的挑衅,并公开指责美国的背信弃义。
那一幕,仿佛阿拉伯世界终于觉醒,团结的气息扑面而来,万物复苏,群情激昂。
不少人因此满怀希望地认为,或许真正的阿拉伯联合阵线,就将从这一刻开启!
![]()
但现实很快给出了答案——这种期待,终究只是幻想。
当埃及总统在提案被拒后黯然离场,人们才不得不承认:沙特才是真正看透局势、稳操胜券的那个国家。
![]()
一、声势浩大
9月9日,以色列以追剿哈马斯残余势力为由,派遣十余架战斗机长途奔袭,直抵卡塔尔首都多哈,在其领空投掷多枚精确制导武器,造成多名平民伤亡。
这一行为无异于赤裸裸的主权侵犯,堪称对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当众羞辱。
严格来说,仅凭此次军事行动,卡塔尔完全有理由宣布进入战争状态。
![]()
然而比起以色列的越界行为,更令卡塔尔与中东诸国心寒的是美国在此事中的角色。
众所周知,卡塔尔不仅是中东地区举足轻重的能源大国,更是长期亲美、深度依赖美国军备体系的盟友。过去几十年间,该国已投入数百亿美元采购美国先进的防空系统。
可在袭击发生当天,这些号称世界顶级的防御装备却毫无反应——既未发出预警,也未能实施拦截,任由敌机来去自由。
![]()
更令人震惊的是,距离事发地点仅30多公里的美军乌代德空军基地,同样选择沉默旁观。
而就在同一天,特朗普公开承认,美方事先确实掌握了相关情报。
这番表态几乎等同于变相承认:为了协助以色列完成任务,美国主动关闭了卡塔尔的防空网络。
![]()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中东为之震动!
首先,卡塔尔是极少数从未与以色列爆发过直接冲突、甚至维持着有限合作的阿拉伯国家。
连这样一个国家的首都都能遭到空袭,那其他与以色列存在历史积怨的国家,安全又该如何保障?
其次,包括阿联酋、沙特在内的多个富裕产油国,其防空体系同样高度依赖美国技术。
![]()
倘若美国在未来故技重施,谁又能确保本国领空不受侵犯?
面对如此困境,似乎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召开一次高层峰会。
于是,来自50多个中东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齐聚多哈,迅速达成两项共识:
第一,强烈谴责以色列的非法军事打击;
第二,严厉批评美国的不可信赖与战略背叛。
![]()
然后呢?
毕竟经历过数次中东战争的洗礼,这些国家难道还不明白,光靠口头抗议无法改变地缘格局吗?
事实证明,他们并非不懂,而是方向错了。
这场原本气势如虹的区域联合行动,最终演变成一场虎头蛇尾的政治闹剧。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
二、各有心思
按常理推断,本次峰会最应主导议程的应是东道主卡塔尔。
毕竟它既是受害者,又是会议举办地,拥有天然的话语权优势。
可结果出人意料。
![]()
9月11日,正当多哈为袭击遇难者举行全国哀悼仪式之际,卡塔尔首相却悄然启程飞往华盛顿。
而在随后的峰会上,当众多阿拉伯国家代表情绪激昂地呼吁采取集体防御措施时,卡塔尔代表却突然亮出一份来自特朗普政府的通知:
![]()
明确禁止阿拉伯国家形成针对以色列的任何联合安全机制。
紧接着,阿联酋与卡塔尔双双表态支持该立场,原本群情汹涌的会场瞬间冷却,多数国家陷入沉默。
无奈之下,作为主要推动者的埃及只能接受提案流产的结局。
![]()
需要说明的是,卡塔尔的转向并非毫无缘由。
据内部消息透露,特朗普向其作出承诺:将敦促以色列停止一切针对卡塔尔的军事行动,并与其签署正式双边安全合作协议。
有了这份协议加持,再加上驻扎在境内的美军力量,卡塔尔自然难以拒绝美方条件。
![]()
至于其他海湾国家的利益是否受损?
很遗憾,这已不在卡塔尔当前的优先考量范围之内。
此时此刻,最尴尬的莫过于埃及。
为何?
因为在所有参会国中,埃及是对以色列扩张政策最为警惕的国家之一。
![]()
这并非源于民族仇恨或宗教矛盾,而是基于现实地理压力。
查看地图即可发现,加沙地带与埃及西奈半岛接壤。目前以色列正大规模驱逐当地居民。
这意味着,一旦局势失控,超过200万难民极有可能涌入埃及境内。
![]()
对此,埃及政府深感忧虑。
要知道,该国现有1.18亿人口中,已有超过7000万人依靠政府发放的补贴面包维持基本生存。
而国内创汇产业匮乏,外债总额已突破1500亿美元,财政濒临崩溃边缘。
![]()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安置百万级难民?
此外,若以色列彻底控制加沙,下一步是否会继续向西推进?
考虑到其部分政客依据《圣经》宣称领土权利,这种可能性不容忽视。
![]()
为此,埃及总统塞西不仅首次将以色列定性为“敌对国家”,
还积极游说各国,试图重启“海湾之盾”计划——即建立一个阿拉伯版的集体防御联盟,实现战略自主。
![]()
起初,这一倡议曾获得一定响应,毕竟此次事件的确触及了阿拉伯国家的核心安全底线。
但随着卡塔尔倒向美国、阿联酋紧随其后,其他国家纷纷退缩。
最终,塞西只能带着失望离开会场。
![]()
其实这一结果并不意外。阿拉伯国家与欧洲联盟相似,表面上团结一致,实则内部利益错综复杂。
看似风起云涌,实则各怀算计,难以凝聚真正合力。
唯有沙特,始终保持着清醒认知。
![]()
三、清醒的沙特
翻开中东地图,任何人都无法忽视沙特的存在——这个占据阿拉伯半岛总面积80%的庞然大物。
更令人惊叹的是,在二战后几乎所有中东强国都遭遇重大挫折的背景下,沙特却是唯一持续稳定至今的大国。
![]()
别小看这份“存活能力”。在战火频仍、大国博弈不断的中东,能够长期立足本身就是一种非凡成就。
对比一下:曾被以色列击败的埃及,遭美国入侵的伊拉克,至今仍受西方制裁的伊朗,
再看看始终安然无恙的沙特,其外交智慧可见一斑。
![]()
此次多哈峰会期间,沙特虽派代表出席,但并未寄予厚望,反而另辟蹊径,转向南亚寻求战略合作。
9月17日,沙特与巴基斯坦正式签署共同防御协议。
关于该协议是否涵盖核威慑内容?
巴基斯坦总理办公室明确回应:
![]()
“任何一方遭受侵略,均视为对双方的攻击。”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巴基斯坦经济落后,却是全球公认的拥核国家之一。
更重要的是,沙特长期以来与中国保持密切友好关系,而巴基斯坦则是中国的坚定盟友——“巴铁”。
![]()
双重同盟关系叠加,形成的威慑力可谓空前强大。
从此以后,不仅以色列需重新评估对沙特的行动成本,就连美国在制定中东政策时,也不得不更加谨慎。
毕竟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共处、顾全大局;
而巴基斯坦则因国力所限,行事风格更为果决,较少受国际舆论束缚。
![]()
归根结底,巴基斯坦实在太穷了。
2024年数据显示,其人均GDP不足1580美元,比印度还低近1200美元,属于全球最贫困的经济体之一。
如今迎来沙特这样的金主,怎能轻易放过合作机会?
![]()
有人或许质疑:沙特此举是否背离阿拉伯团结精神?
但实际上,沙特恰恰是最理解阿拉伯现实的一方。
![]()
二战后,伴随民族独立运动高涨,阿拉伯世界曾因反殖民斗争实现短暂团结,代表性人物便是埃及前总统纳赛尔。
可惜由于工业基础薄弱、教派分歧严重、国家利益冲突等多重因素,联合行动屡屡失败。
![]()
尤其是苏联解体后,美国独霸全球,阿拉伯彻底失去制衡以色列的能力。
至于当前提出的“阿拉伯版北约”构想,听起来振奋人心,但实际操作难度极高。
![]()
首先,原版北约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有美国这一绝对主导力量压阵。
而在当今阿拉伯世界,是否存在一个能服众的领导者?
显然没有。
![]()
即便勉强组建联盟,也会因缺乏核心领导而陷入内耗,形同一盘散沙。
其次,美国会允许这样一个脱离其掌控的军事组织诞生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要知道,美国在中东拥有60余座军事基地,遍布关键节点与阿拉伯腹地。
![]()
在此布局下,短期内实现战略独立几乎不可能。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现代战争拼的是什么?
是工业化生产能力,是尖端科技水平。
阿拉伯国家必须自问:除了石油出口之外,还有多少具备竞争力的军工成果?
![]()
如果真要建立区域防务联盟,能否实现最基本的武器自给?
毫无疑问,这个问题的答案令人沮丧。
因此,埃及的倡议注定难以落地。
![]()
但这是否意味着阿拉伯国家只能被动接受美国操控?
显然不是。
沙特的选择已经指明另一条出路——通过多元结盟构建真实威慑。
![]()
结语:
要想让以色列真正产生忌惮,阿拉伯国家手中就必须掌握切实有效的军事反制手段。
遗憾的是,历次中东战争早已证明,阿拉伯阵营在这方面表现不佳。
![]()
更严峻的问题在于,除沙特外,多数阿拉伯大国尚未学会如何建立可靠的战略伙伴关系。
面对如此局面,沙特选择先保自身安全、再谋长远影响,又何尝不是一种务实之举?
![]()
文章信息来源:
中华网:沙特巴基斯坦结盟中国会从中受益吗 三国共赢新格局
![]()
央视新闻:卡塔尔首相将于今日访美·专家解读 袭击事件后的卡美盟友关系是否会有改变
![]()
搜狐网:卡塔尔带来了特朗普的指示,埃及的“阿拉伯版北约”方案泡汤 -
央视网: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共同战略防御协议
![]()
中华网:专家:埃及的阿拉伯版北约方案泡汤 海湾国家拒绝提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