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晚间,“火腿第一股”金字火腿(002515.SZ)发布公告,宣布其全资子公司福建金字半导体有限公司计划以不超过3亿元的资金,通过增资扩股方式获得杭州中晟微电子有限公司(下称“中晟微电子”)不超过20%的股权。
![]()
受该消息影响,9月23日开盘,金字火腿涨停。
![]()
根据公告,此次入股将分两轮推进,其中第一轮增资金额为1亿元,增资估值依据中晟微电子投前10亿元至13亿元的区间确定。估值其参考了中晟微电子历史融资7.75亿元的投后估值、行业特性、订单增长的业务支撑,以及同类公司的市销率、市盈率、市研率等指标,最终由双方协商确定。
第二轮增资,需要在标的公司单波200GTIA/Driver芯片流片通过验证的前提下,甲方同意按照标的公司届时估值认购标的公司新增注册资本,第二轮增资金额人民币不超过2亿元。两轮增资完成后使甲方最终持有的标的公司注册资本比例应当不超过20%
公告还指出,若按投前10亿元估值计算,以2024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中晟微电子的净资产增值率高达9710%。公告明确提示,此举可能存在“估值过高导致后期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风险,需投资者警惕。
![]()
目标公司中晟微电子成立于2019年的企业,由数位曾任职于美国光通信芯片设计公司的核心研发人员归国创立,核心团队拥有逾20年高速模块电芯片研发经验。
业务层面,中晟微电子专注于400G/800G/1.6T及以上高速光模块核心电芯片的研发设计,产品涵盖TIA(跨阻放大器)、Driver(驱动芯片)等关键部件,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AI)算力中心、云计算、5G/5.5G接入网、电信城域网等高速互联场景。目前,其400G/800G芯片已完成研发、量产测试与市场运营,1.6T及以上速率芯片也已完成研发,未来计划加大投入冲击全球领先地位。
不过,公司当前盈利状况仍处“爬坡期”:2025年前7个月,中晟微电子营业收入仅51.11万元,净亏损却达2037万元,未来能否实现持续盈利存在显著不确定性。此外,其还需面对华为海思、中兴微电子等行业巨头的竞争压力。
反观金字火腿,2010年12月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以中式火腿、欧式发酵火腿为核心业务,同时布局香肠、酱肉、预制肉类等产品。但近年来,公司主业表现持续低迷:2025年上半年,营收1.7亿元,同比下滑14.73%;净利润2292万元,同比减少25.11%;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第二季度公司首次出现单季亏损,亏损额达141.67万元,且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882.3万元,为2021年以来首次转负。
此次布局半导体并非金字火腿首次“跨界试水”。早在2013年,创始人施延军便尝试涉足稀土、医疗、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但均以失败告终。最典型的案例是2017年,公司斥资11.8亿元收购中钰资本旗下医疗资产,最终因标的业绩未达预期,于2018年无奈剥离。
![]()
2025年4月,金字火腿完成实控人变更,现任实控人郑庆昇接手后迅速成立两家半导体子公司,试图推动业务向高科技领域转型。但从历史表现来看,公司缺乏跨界高壁垒行业的经验与资源,此次转型能否打破“跨界必亏”的魔咒,仍需时间检验。
金字火腿在公告中表示,此次投资是基于对AI产业趋势和光通信行业前景的看好,以及中晟微电子在国产替代领域的技术潜力。
据行业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预测,2025年全球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增速将超过50%,其中1.6T速率产品将成为下一个核心增长点,而中晟微电子聚焦的高速光模块电芯片,正是这一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具备一定的市场空间与国产替代价值。
尽管行业前景向好,金字火腿公告中也进行了明确提示:标的公司当前盈利微薄但估值高企,未来若业绩不及预期,可能需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影响公司利润;中晟微电子尚未实现盈利,且面临激烈市场竞争,未来持续亏损可能成为常态;此次增资分两轮进行,后续交易条款能否达成一致、增资是否顺利落地,仍存在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本号原创文章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内容仅供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信息和数据均来源于网络及公开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