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发小分享的福利链接,点完才发现账号不对劲。”近期,多位市民向记者反映,在微信、QQ等社交平台收到“好友”发送的不明链接,点击后遭遇个人信息泄露。社交平台“好友”身份并非绝对安全,收到陌生链接务必多番核实,切勿盲目操作。
“她平时总给我发商场优惠,这次说有美妆满减券,我没多想就点了。”市民王女士回忆,9月初的一个中午,微信突然收到闺蜜发来的链接,附带消息“快领券,周末一起去买护肤品”。点击链接后,页面跳转至一个类似商场小程序的界面,要求填写姓名、手机号和银行卡后几位,声称“验证身份就能领券”。
王女士按提示填写信息后,页面始终显示“加载中”。她私信询问闺蜜券是否领到,对方却回复“从没发过链接”,原来闺蜜的微信账号前一天被盗,正挨个通知亲友防范诈骗。“我赶紧查了银行卡和支付软件,发现绑定的手机号有陌生验证码发来,还好及时修改了密码,没造成更大损失。”王女士说,事后想起仍有些后怕,“要是晚一步,说不定钱就被转走了。”
“前同事离职后偶尔会聊工作,他说有合作方案要我参考,我直接点了链接。”市民张先生的遭遇则涉及隐私泄露。几天前,他的QQ收到前同事发来的消息,附带一个标注“项目方案”的链接。张先生点击后,手机并未打开文档,反而弹出“系统更新”提示,强制下载了一个未知软件。
“当时以为是办公软件插件,没在意,结果第二天发现手机里的通讯录、聊天记录被莫名导出,还有陌生号码用我的信息注册了App。”张先生立即卸载未知软件,修改了所有社交账号、支付平台的密码,还联系运营商冻结了手机号,“虽然没丢钱,但隐私被泄露,总担心后续会有麻烦。”张先生说。
这类骗局的核心,是利用好友信任降低受害者警惕。对此,相关专业人士建议,收到好友发送的链接后,不要直接点击,可通过电话、视频通话或其他社交账号二次确认,避免仅凭单一平台消息判断对方身份。查看链接域名,正规平台域名多为常见后缀,若遇到陌生、怪异的域名需高度警惕;可长按链接查看完整地址,防止被“高仿名称”误导;若链接要求填写个人敏感信息或下载未知软件,先联系平台官方客服确认,切勿随意提交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也不要安装来源不明的应用。
来源:商丘日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