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宋代谢逸的《点绛唇》描绘了秋分时节高远空灵的神韵,这一刻秋分被具象化了。秋分的时间,一般在公历上的时间相差不大,9月22日~9月24日之间,今年的秋分是公历的9月23日,秋分,平分的是整个的秋季,在民间人们都以立秋为秋季的起点到霜降结束,一共90天,而秋分恰好就平分了秋季。
![]()
秋分有什么特点呢?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俗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意思就是说,从秋分开始,白天逐渐变短,黑夜越来越长,昼夜温差加大,平均气温也逐渐降低。
很多人可能不解,为啥民间人们如此的重视秋分,事实上,和这个时候的作物的丰收有很大的关系,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分正好就是万物成熟的一个时节,人们辛苦了几个月,不正是为了此刻的丰收吗?在我国,秋分这天还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足见其重要性。
![]()
秋分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收获的时间到了,人们在这天的时候,还会观察天象,从而预测未来天气的走势,比如说农谚就有“秋分逢单旱死牛,秋分逢双水满河”,今年秋分时间逢单还是逢双?
当然农谚是具有一定地域性的,它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了解一下,这也算是古人的经验总结,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并非是一无是处。
秋分逢单和逢双,它是指的秋分当天的一个时间,如果秋分在单数,那么意味着后续天气还会继续的炎热,反之,如果秋分这天是双数,那么秋雨会比较的多,也就是后续会特别的凉快。
![]()
今年秋分的时间,在公历的时间是9月23日,但是在农历的时间却是八月初二,我们一般都是以农历为准,因为在古代,几乎不会用到公历,而农历的时间,和气候也会比较的吻合。
此外,八月初一是甲日,也就是干支历新循环的开始,而八月初二,秋分,恰巧就是在甲日的后一天,同时秋分本身就预兆着昼夜平分,寒暑相平,它是一个季节的中间阶段,其天气的变化,预测后续整体的走势,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
![]()
今年秋分是逢双,它有啥预兆呢?
俗语提到:“秋分逢双水满河”,意思就是秋分如果当天是双数,那么秋雨会比较多,而今年恰巧就是八月初二,也就是说后续的雨水会比较的多,那么天气就会变得比较的凉快,后续出现秋旱的情况也就比较少见了。
![]()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后期雨水会比较的充足,就目前的天气预报来看,台风袭来,带着风雨,确实会让人认为,古代农谚的真实性,但笔者想说的是,天气变化,是受到多重因素的一个影响,在以前,古人知识匮乏,这个可以理解,如今有了天气预报,我们直接观看天气预报,就能很好的知道了,天气的一个情况,所以要知道后续的天气走势,还是要以天气预报为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