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采11批标书落地后,市场上的声音都是偏负面,部分媒体说多好多好,估计是没有经历过毒打,跟风而已。
其实,做为医保局牵头做的化药国采一直在持续,只是规则上不断在变化。
说说,国采11批对比国采10批的比较大的变化。
1、纳入透明、相对科学,不像第10批,什么垃圾都放里面,有的都没有销售过,那种几百万的小卡拉米产品放进去干嘛呢?
纯属凑数。
2、限价非常好:尽管有几个限价一般,但是,从整体的限价来看,几乎回到了2-5批的限价水平。
不要说格局和结果,那是另外一个事。
起码,限价不像第十批,看着就让人有想弃标的想法,还没投标就“等死”了。
3、增加了复活:国采第11批,总标的数约在940个左右,可以复活(未入围可复活)的企业+产品数量有接近200个,也就是说。
在理论上,在原有规则的基础上,至少是有150多个可以复活的机会。
虽然,分配到每个产品上数量不是很多,但是,这个数量级非常之多。
展示两个代表产品
![]()
4、给予医院更大程度的自由,给予未中选一定的机会。
采购执行中,未中选企业接受同品种最高中选价的,可不 作为非中选产品统计。
按厂牌报量,给予原有市场和临床最大程度的诚意。
原来也卖不好的,多反省自己为什么卖不好。
5、本次报量结果比较给力、集采执行力度非常不错
国采报量第五批达到巅峰,几乎是市场销售量的 4成多,后面到10批几乎只是市场总量的3成左右。
这次就达格列净来讲,报量有九亿片。
达格列净市场总规模,就算是90亿,4元/片(AZ),市场总量有22亿片的量,零售估计得有5亿以上,临床有17亿片,本次报量有9亿片,已经超过临床用药量的50%。
这在国采报量的历史上,非常少见。
大体上看了一下,大部分产品产品的报量都达到了是常用量的五成甚至以上,创造了集采历史报量最充分之最!!!
6、终于正眼看B证
第十批的规则本组3家B证要少中选一家,这是什么奇葩的规则?
为什么B证多就要少中选一家?去年也吐槽过
难道B证是别的国家--药监局批的?
都是一个娘生的,还分个亲生和后养??
只能说进入到第十批的产品----倒血霉了!!!
有些产品,不管是进入九批还是十一批,都不至于死的那么惨,尸骨无存!!
趋势性的恶劣
7、集采产品的格局越来越差、规则越来越收紧。
前面很多批次都是3进2、4进3、5进4,大于7、8家的感觉就家数很多了。
现在是家数越多的中选数量反而越少了。
8、关于格局
那怪谁呢?
都TM是自己心甘情愿花钱报的
都TM是自己连哄带骗被申报的
别怪产品格局多
从最终申报产品的竞争格局可以看出,自己是不是“差生”
差生从不怪考试题难,毕竟,考啥都不会。
都是格局差的产品,说明自己水平有限,多反思自己吧。
到这里估计有不少老板要骂
骂完--继续反思!!!
9、政策没有延续性
一直改、一直改,忽略了药品研发到上市的长周期。
有些产品还在路上就看到了“万丈深渊”。
这个该吐槽。
总之,就第十一批的整体规则、限价来讲,比第十批好很多。
把稀烂的结果都甩锅医保局,医保局估计也背不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